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Content

合作交流

惠灵顿学院2025年寒假短期访学项目成果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

发布时间:2025-03-14   浏览次数:

2025年2月9日至2月16日,学院组织开展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短期访学、课程体验和人文交流访学项目,主题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本项目由新加坡国立大学SCALE学院主办,由新加坡国立大学Mengling Feng副教授和Adam Chee副教授联合授课,为同学们讲述了“AI”与“机器学习”相关内容知识。课堂之外,同学们参访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体验了“新加坡河游船文化之旅”,走进了新加坡创新企业“The GEAR”。同时,深入了解了新加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学生受益匪浅。

一、精彩回顾



二、访学心得

(一)2024级工业设计专业 雷士航

EBAD


参加2025年寒假新加坡国立大学访学项目,让我收获颇丰。项目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为主题,课程内容紧贴前沿,如“生成式AI在图像/视频中的应用”、“AI医疗健康服务”等课程,不仅深化了我对理论的理解,更让我看到AI技术解决社会痛点的潜力。

参访环节同样收获满满。对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参访,让我看到AI在金融风控中的实际应用,而创新企业The GEAR的交流则展现了AI技术落地的多样化场景。此外,克拉码头的文化体验与圣淘沙岛的城市考察,让我感受到新加坡在智慧城市与人文关怀间的平衡,高效的城市规划与老龄化应对策略值得借鉴。

项目中的团队协作也令我印象深刻。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合作开发项目,不仅锻炼了我跨学科沟通能力,还让我学会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高效解决问题。最后感谢惠灵顿学院给我们提供这次机会,可以开阔眼界、感受不同文化之间带来的碰撞;感谢学院的两位老师在访学期间的辛苦付出。

(二)2024级工业设计专业 李明

AAF0

2025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访学项目。此次访学,我受益匪浅。首先,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我对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前沿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生成式AI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其次,通过企业参访和机构考察,我看到了AI技术在实际产业中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金融科技和智能制造领域。最后,通过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和导师的交流,我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这次访学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所收获,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我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AI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通过人文参访,我也体验到了新加坡的文化创新氛围以及当地宜人的绿化环境。通过为期一周多的学习与参访,我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结识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省份的同学和导师,收获颇丰。

(三)2024级建筑学专业 申张凯

3CF1C

此次访学不仅让我在学术上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新加坡的教育以及文化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NUS非常注重跨学科研究,许多研究项目都涉及多个领域的合作。在访学期间,我参与了多个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会,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交流,拓宽了我的研究视野。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让我深刻体会到,现代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多领域的知识。我的导师在学术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不仅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建议,还鼓励我出国学习,提升学术影响力。研究团队的成员也非常友好,大家经常一起讨论问题,分享研究心得,这种合作氛围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四)2024级工业设计专业 冉启龙

53087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为期8天的访学中,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课程如同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技术核心的大门。从“AI的现代发展史”到“生成式AI的技术突破”,每一堂课都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浪潮的澎湃力量。

课程中,教授以时间轴串联起AI的演进历程:从符号逻辑的萌芽到深度学习的爆发,再到Transformer模型重塑自然语言处理。当听到“AlphaGo的决策网络如何模拟人类直觉”时,我忽然意识到,AI不仅是代码的堆砌,更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数学重构。而“AI如何思考与学习”的课程更颠覆了我的认知——教授用可视化工具拆解神经网络的黑箱,展示梯度下降如何像探路者般在数据迷宫中寻找最优解。这些理论在第三天课程中化为具象实践:通过生成对抗网络(GAN),我们竟能“教会”机器创作艺术画作,这让我真切触摸到AI创造力的边界。最令我震撼的是课程中贯穿的伦理视角。当讨论AI医疗诊断系统时,教授抛出一个问题:“当算法准确率高达99%却无法解释诊断逻辑,我们该信任它吗?”这让我意识到,技术突破必须与人文责任同行。

(五)2024级工业设计专业 涂瑾悦

18B97

2025年寒假,我参加了学院组织开展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访学项目。在访学期间,我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理论奠基到如今的蓬勃发展,每一次技术突破都让我深刻认识到AI技术革新的重要性。通过课程学习,我对机器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等核心原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除了课堂学习,人文参访也让我收获良多。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参观,让我感受到全球顶尖学府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的参访,让我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应用,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城市布局和交通流量;创新企业The GEAR的参访,让我感受到AI在实际商业场景中的无限潜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参访,则让我了解到AI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

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深入学习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知识,还让我体验到了新加坡独特的文化与教育魅力。这次访学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六)2024级风景园林专业 张芸畅


让AI来操作普通的推箱子游戏,会是怎样的情形?AI并不会像人类一般一眼看出谜题的解法,但通过千亿次的尝试,AI不仅能找出人们通常使用的思路,还会发现许多人类难以想到的不寻常的答案。AI会以一视同仁的尝试去寻找一个既定程式下的所有可能,因此他不会因最明显的答案而停下探索的脚步,更不会将自己局限于原先的思维定式中。

此次访学之旅,最大的收获并非是人工智能的理论知识,而是在新加坡这座天地熔炉中一次又一次跳出盒子之外的快乐——课堂上,轻松自由的氛围并未使大家懈怠,而是更加积极地与教授互动。灵活的小组任务与比赛,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