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Content

通知公告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2   浏览次数:

中外合作背景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

贾晓燕,余义芳,陈辰,尤丰,王一含,赵新梦

(郑州大学国际学院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

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质量备受关注。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更是衡量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学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皆具有特殊性,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

现如今,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初步尝试。但是由于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本科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论文指导教师和辅导学生的比例相对失衡,从而导致本科教学质量以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质量有所下滑。这一趋势,引起了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意识教育,积极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争创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正是研究之道。

一、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背景

目前,各类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评价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教学工作,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进行本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国内学者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内容、结构、格式等方面;构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指标、权重、评分标准等;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机制,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的管理。国外高校普遍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保障,建立了较为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美国高校通常会严格的评审学生完成的一篇毕业论文(设计)或设计项目;英国高校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列为学生获得学位的重要条件,并且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详细严格的质量标准。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研究相对较少。王雅妮、岑婷、蓝雪芬、楼艳、练正梅、陶然等发布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体验的质性研究》,主要从学生的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角度,来描述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如何撰写更有质量;陶雪梅、李彩福撰写了《中外合作办学护理本科生全英文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描述的是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生全英文毕业论文(设计)状态下,中外双方教师如何指导更有成效。

二、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当前,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我国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现状,受当前的师资队伍水平、学生素质、办学硬件条件等因素制约,主要在创新性、学术性、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一)缺乏针对性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缺乏针对性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

(二)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在论文(设计)选题、指导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有些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从而影响论文(设计)质量。

1、选题不当,题目深度不够

学生在选题时容易存在问题:有些题目偏容易,价值不高;有些毕业论文(设计)思路单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稍有落后,无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阐述较为片面;有些毕业论文(设计)文字堆砌现象严重,对基础理论作大量铺设,反而缺乏通过实践或实验进行的案例分析,不能与实际有效结合,水平较低;有些毕业论文(设计)缺乏独立见解,引用文献资料较多;有些毕业论文(设计)缺乏综述,对专业领域了解度不够,知道的层面较浅薄。

2、缺乏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欠缺

学生在选题时研究的深度不够,学术根基较差,对论文(设计)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等研究情况了解的不多;搜集查看各类学术文献资料、总结整理学术问题的能力较差,甚至大多数都是“搬运工”。只是简单的归纳整理所研究题目,而没有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深入思考,整体创新意识较欠缺,没有创新或创新力度不够。

3、内容不充实或工作量不足

学生在最后一年的学业中,既有实习又有论文,甚至还面对着考虑就业或者考研考公,对于学生来说也面对着重大挑战。有些学生在这时期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对于毕业论文(设计)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十分有限,从而造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有所下降。科研基础差,甚至不知道如何撰写;对科学论证、总结阐述等学术研究了解的不够透彻;文章的设计、材料组织、结构安排等不合理;文字表达论点论据不够准确、清楚,只是进行简单罗列,没有分析;甚至有些是直接拼凑,整体混乱,抄袭剽窃情况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出现学术道德败坏的现象。

(三)外文能力欠缺、学术规范意识薄弱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外文能力参差不齐,学术规范意识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1、外文能力欠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整体水平不高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虽然已经加重外方语言和课程的学习比例,但是学生外文能力仍参差不齐。另外,学生们对外文学术文献和资料的查找和阅读整理水平不高,其对前沿性学术成果了解不足,阐述、论证本学科某方向的一些或某个具体问题时较为杂乱,缺乏系统性论述。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2、撰写文字水平较低,学术规范意识弱

通过查阅和走访,发现大部分学生参与集中训练如何写作论文(设计)或如何撰写规范性文章的活动较少,撰写文字水平较低。一些学生的论文(设计)核心内容过于简单、论文(设计)工作表述不清晰、题目覆盖范围过大;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表达不够精准,论点和论据之间论证不足。有些学生学术规范意识弱,格式不符合规范,语句不通、错别字多和标点符号不正确,图表未按要求编号、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论文(设计)摘要不精炼、图不清晰、断页等现象比比皆是。

三、构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中外合作背景下,本科论文(设计)写作的各个阶段环环相扣,教学办公室教师、指导教师、学生需共同努力共同构建。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意识教育,使学生、指导教师、教学管理者统一认识,思想上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教学办公室需优化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指导教师需要明确论文(设计)指导职责,细化工作内容,及时破解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瓶颈;学生需要端正态度,提高能动性,甚至还需要提升专业素养、信息检索能力、写作能力、软件运用能力。从多方位、多角度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的措施落实到论文工作的整体规划过程中。

(一)优化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

高校教学办公室应明确学生和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应完成的工作,做到不遗漏细节。教学办公室应及时和各教师沟通,在第七学期末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遴选高质量的指导教师队伍,学生们应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取得联系。学生和指导教师要重视论文选题,多方讨论,及时确定选题,合理安排写作时间,完成《任务书》,明确学生在本科学业最后一学期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重点检查开题时间晚、写作论文(设计)进度缓慢的学生,加强监督和指导,从而保证学生的写作时间和写作质量。

(二)明确论文(设计)指导职责,细化指导教师工作内容。

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明确职责,严格要求学生,及时检查论文(设计)进度,把控本科学生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指导教师还要做到细化工作内容,多反面了解学生情况,每月每周定期召开论文(设计)指导会,每月定期上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还需抽出时间重点关注论文(设计)严重滞后的学生,对尚未完成论文(设计)的学生应抓紧指导和落实,确保能够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三)增设论文(设计)撰写讲座,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可以将本科生论文(设计)撰写系列讲座作为一项常规教学工作。聘请相关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从选题解析、研究方法、格式规范、文献综述解析等方面对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毕业班学生进行培训,为学生后期论文(设计)的规范撰写奠定基础。教学工作人员、指导教师甚至辅导员教师都可以多方位督促学生投入足够精力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中,精准论文(设计)选题,搜集文献资料、阅读并理解消化吸收,明确论文主题,对论点进行充分思考,论据充足,提高论文质量。

(四)加强论文(设计)过程监控,严把学生论文(设计)质量关

进一步加强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和抽查检查,对学生论文(设计)实行不定期抽查的管理模式,督促学生在论文(设计)写作的每个环节都能达到要求。在开题、中期、答辩等每个环节,重点抽查成绩排名靠后、平时学习不认真、面临延期毕业的同学,对确实未达到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提出不通过意见。严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关,对不达标的论文(设计),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具体指导过程

构建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质量是一项重大工程,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从多方面、论文(设计)写作的各个阶段着手。

1、遴选论文(设计)指导教师

论文(设计)写作之前,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可组织对教师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论文(设计)写作与指导、指导策略运用,不断提升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加讨论学习机会,改善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提高论文(设计)质量奠定基础。

2、开题

学生写作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选题,确定文章主题,精准把握论文(设计)核心。选题决定了学生的论文(设计)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依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搜集文献或查阅书籍,确定方向;或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参考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在研课题,和指导教师沟通确定其研究主题。不论最终论文(设计)题目是自选还是指导教师建议,指导教师都需要给予相应指导与建议,分析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另外,学生需撰写开题报告,分析其研究主题的背景意义和初步综述已有学者的文献,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向评审专家进行汇报。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步论文(设计)撰写,不合格的需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合格后进入下一环节。

3、论文(设计)撰写中指导

开题之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即要进入撰写论文(设计)阶段。学生需要不断查阅各类文献资料,翻阅各学者的研究之作,不断完善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补充,提炼论点,形成论据,积极论证,按时完成计划表中所规定内容。因本科生自我科研能力水平有限,学生在撰写过程中一定要与指导教师沟通,线上线下各种方法穿插进行,充分发挥网络指导与面对面指导的优势,及时解决写作过程中的阻碍,破解重难点,达到师生间充分有效交流、学生间资源共享的效果。形成初稿之后,学生们需勇于求教指导教师,反复对论文(设计)进行修改,提高写作水平,创作出高质量的论文(设计)。

4、学生答辩及汇报

预答辩前,学生需将其毕业论文(设计)交由各位教师进行交叉审阅,经过各位教师详细审阅后,给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完毕后进行答辩。正式论文(设计)答辩,由各位指导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教师一般是三人、五人、七人单数制,答辩秘书做记录,学生分组进行答辩汇报。学生先阐述论文(设计)进行汇报,答辩组教师在听完阐述之后指出该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或提出有疑问之处,学生需进行解释或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答辩委员会教师针对论文(设计)提问学生或给出修改意见或建议。答辩汇报结束后,学生需依据答辩委员教师提出的意见及建议,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论文(设计)进行最终修改完善。

四、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构建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质量保障体系,既要借鉴国内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经验,又要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特点,构建符合其特点的质量保障体系;既要关注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中产生的问题,及时为其提供所需的帮助与支持,又要注重学生早期的外文能力、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和科研兴趣的培养,进而为高质量地完成毕业文提供保障。各个环节全方位参与,全过程改革,共同努力,构建一个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陶雪梅,李彩福.中外合作办学护理本科生全英文毕业论文的指导[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12):899.

[2] 王雅妮,岑婷,蓝雪芬,楼艳,练正梅,陶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体验的质性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22,44(2):108-114.

[3] 吴昊,王明霞,李丹丹.高校理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其效果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21,3(11):41.

[4]伍宸,宋永华,赵倩.“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7(2):29-31,47.

[5]李加洞.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与特点研究[J],高教探索,2016(10):56-60.

[6]高炜森,高静.构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年7月下:162-163.

其他

【研究项目】:郑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名称,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项目主持人,贾晓燕。

【作者简介】贾晓燕(1972-),女,郑州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余义芳(1968-),女,郑州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副高级研究馆员;陈辰(1988-),男,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尤丰(1984-),男,郑州大学国际学院教学办公室老师;王一含(1984-),女,郑州大学国际学院教学办公室老师;赵新梦(1994-),女,郑州大学国际学院教学办公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