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过库克海峡,将我们引入一段跨越奇幻与现实的旅程。从托尔金笔下的中土世界,到毛利祖先传承的精神家园,这座城市用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文化的力量与建筑的语言。访学期间,惠灵顿学院的同学走进著名的维塔工作室、参观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Ngā Mokopuna建筑,充分感受设计与文化的交织。
从中土世界到毛利精神:维塔工作室的匠心与毛利建筑中的文化传承维
维塔工作室,作为《指环王》《霍比特人》等经典影片背后的创意引擎,这里保存着电影魔法的秘密。步入工作室,墙上悬挂的精灵武器、桌上陈列的兽人面具、细节精致的微缩模型,都在诉说着创作者的匠心,仿佛踏入另一个时空。同学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近距离观察道具制作过程,了解从概念设计到最终成品的完整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对文化细节的重视与新西兰本土的毛利文化不谋而合。在参访国会期间,学生们注意到建筑中无处不在的毛利图案装饰,这种文化表达与维塔工作室的创作理念形成了有趣的呼应。
离开奇幻的中土世界,同学们来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Kelburn校区探访刚刚落成的Ngā Mokopuna建筑。这栋专为毛利学生服务的建筑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从外观到内饰都融入了毛利传统元素。
Ngā Mokopuna的主要设计师Ewan Brown详细讲解了设计理念并强调,这不仅是一栋功能性的建筑,更是毛利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象征。Ewan Brown特别提到,“我们希望学生在这里不仅能学习知识,更能感受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归属感。”建筑的木质内饰由毛利建筑设计师创作,每一处雕刻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寓意。
学员心声:文化通过艺术和建筑影响生活
风景园林专业的徐梦涵同学在访学心得分享中特别说道,“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当地毛利文化,在思想的碰撞中感悟多元;参观维塔工作室,了解设计中的制作流程与科技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拓宽创作眼界。时光短暂,很荣幸能够参与此次的访学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次的访学不仅是我的学习之旅,更是我与世界的深度对话。”
工业设计专业的宋娇同学提到,“在新西兰的文化长河中,毛利文化展区的木雕与传统服饰静静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别具一格的国会大厦‘蜂巢’,又因巧妙融入毛利浮雕而令人驻足。这段惠灵顿时光,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在人文探索与真诚交流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元与美好,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建筑学专业的牛一桐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说,“校园中,那座融合现代与毛利传统风格的建筑,不断提醒着我这里的多元文化,让我在学习之余,也对新西兰的本土文化有了探索欲。此次访学,使我在专业知识上收获颇丰,如同一粒种子,在我心底生根发芽,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向往。”
小结
此次惠灵顿之行,从维塔工作室的奇幻世界,到Ngā Mokopuna建筑的文化深度,同学们体验了新西兰文化的多个维度,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文化视野,同时提供了思考文化认同与文化交流的新视角和对艺术和建筑设计的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