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至1月25日,惠灵顿学院组织开展了中国香港大学短期访学、课程体验和人文交流访学项目,主题为:香港大学——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
项目由香港大学建筑系贾倍思教授、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邓宝善教授及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关明府教授联合授课,为同学们开展了《实践中的开放式建筑理念》、《市区更新》、《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及《艺术、建筑与人生》等多场讲座学习,涵盖了香港大学精选课程。名校交流之余,也进行了机构参访。学生在为期一周的访学中,不仅体验到了港大的学术氛围,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视野,也体验到了香港的独特城市魅力。
2024级风景园林专业张煜鑫

在这个寒假,作为郑州大学惠灵顿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香港大学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项目的访学活动,收获颇丰。
香港大学的专业课程是此次访学的核心亮点,教授们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接触到前沿的学术理念和专业知识。小组讨论环节中,与来自不同地区同学的思维碰撞,也激发了我的创新能力,让我学会从多元视角思考问题。大师讲堂上,丰富的主题分享活动拓宽了我的视野。其中,“关于香港的‘前世今生’”课,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优秀人才引进计划、香港读研优势以及留学攻略等内容,为我未来的学业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宝贵的访学机会
2024级建筑学专业刘博浩

在香港大学访学的这段时光,让我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与前沿学术成果。教授们的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灌输,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在一堂金融课程中,教授以当下热门的金融案例为切入点,鼓励我们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思辨能力。
在这里,我有幸聆听了知名经济学家关于全球经济趋势的分析讲座,从中获取了许多书本之外的知识,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此外,多元的文化环境是港大独特的魅力所在。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交流合作,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的差异与交融。在小组作业中,我们分享各自的见解和经验,共同攻克难题。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合作不仅提升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
2024级建筑学专业桑鼎涵

此次访学让我对香港大学印象深刻。香港大学校区依山而建,山坡上的平台与天桥将各个教学楼巧妙连接,楼与楼之间以此直接多层互通,实现了对空间的灵活使用。这种建设,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实实在在体现了园林设计的作用。
港大教授的课程非常精彩。一方面,课程既新颖又生动。在第一堂课“open building”中,教授展示了“开放式建筑”对面积和空间的灵活运用和对建筑功能的多样支配,让我大开眼界。另一方面,课题与现实紧密关联。课题“市区更新”结合香港当地市区街道和设施老化的现状展现市区更新的重要性和方法;课题“可持续排水系统”通过香港当地、全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优秀排水系统概念和经典案例讲述了如何使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高效且环保。
通过此次访学,我学到了新的知识,对建筑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