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晚7:00-9:00,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在郑州市高新区金桥酒店二楼第四会议室举行“郑州大学高水平洛学研究中心座谈会”,本次活动特邀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首席特聘教授李存山老师主讲,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彬老师主持,郑州大学洛学中心的田丰、李晓虹、杨超、刘欢、金瑞、蒋鑫等老师以及来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张辉、中南民族大学孙卫华、北京邮电大学的邱楚媛和哲学学院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列席参与了本次座谈。
座谈会伊始,李存山教授讲授了他与河南、与洛学的渊源。并且曾有“洙泗活水,伊洛渊源”一联概括之,认为先秦儒学的主流是孔孟,到唐以后的思想主流就是宋明理学,而理学的主流就是伊洛渊源,即洛学。朱熹《伊洛渊源录》,伊洛即洛学。后世“濂洛关闽”并称,其中“濂”指周敦颐,乃二程的老师;“洛”即指二程洛学;“关”指张载,乃二程的表叔和讲友;“闽”指朱熹,乃二程洛学之传人。因此,“濂洛关闽”的中心和主流无疑是二程洛学。陈来先生曾说:“嵩县是程朱理学的祖庭。”“祖”就二程洛学。蔡尚思先生有诗曰:“东周有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东周孔子和宋代朱熹,代表中国文化两阶段的主流,而朱熹即上承二程洛学。而一提到洛学就认为是河南的学术资源,因此,郑州大学成立洛学研究中心具有重大意义。
随后李存山重点介绍了范仲淹对于二程洛学兴起的重要作用。范仲淹作为宋明理学真正的创始人,培养了众多儒学学者,朱子曰:“范文正门下多贤士”,孙复、石介、胡瑗,皆其门下士。面对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对宋初儒者而言,重建社会秩序是第一序,其次是士人修身。因此,宋明理学提出的两大问题就是“士人之修身”与“社会之治理”。范仲淹的《四民诗》描述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风气,尤其针砭当时的士风之不振,如“节义为空焉”、“士者浮于职,功名思苟得”、“学者失其本”。钱穆指出,在胡瑗提出“明体达用”之学之前,当时社会之上几乎只有“功名利禄”之学。因此,范仲淹“举县令、择郡守、慎选举、敦教育”,整饬吏治、改革科举、兴办学校和培养人才,凡此种种,也是理学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概括为“明体达用之学”,这也就是宋代所复兴的新儒学的追求,它要求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远大理想,又具有社会治理能力的官员,重建社会秩序和改变社会风气。从范仲淹开始,宋明理学家便自觉承担起自我修身和重建社会秩序的责任。像周敦颐,一方面道德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另一方面为政吏精密严恕。二程也是如此。二程兄弟从小就有求道之志,后从学于周敦颐,“寻孔颜乐处”。在地方为官,“视民如伤”,具有民本思想。
李老师注意到,最近几年,地方儒学研究兴盛,如关学、浙学、蜀学、北学、闽学、湖湘学等。李老师分析了地域儒学产生的原因,他认为作为一种普适性学问的儒学,当其在一个地方与当地的地域、民情、民风产生联系和发生结合,就产生了地域儒学。而要加强洛学研究,也要注重洛学的普适性和地域性。李老师还提到,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记述,宋代韩(琦)范(仲淹)并称,清代曾(国藩)左(宗棠)并称,但相比韩、左只是“办事之人”,范、曾则是“办事兼传教之人”。而“办事”与“传教”,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宋代儒学精神的两个面向。而某种程度上说,毛泽东之所以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具有如此高的地位,也与他其早年即立志要成为“办事兼传教”之人不无干系。
最后李老师总结到我们对作为宋明理学主流的洛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研究,河南身处中原地带,是洛学发源地之一,应发挥自身特色,重新发掘洛学的重要意义,这也是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建立的题中应有之义。
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晓虹老师就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的由来以及成立过程做了详细的报告,认为从学院角度来说,洛学研究中心与老子学院同属学院的科研平台,其成员是一体的,但研究领域却各有侧重。
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秘书杨超老师提出在现阶段,关于洛学学统的研究著作与论文,与蜀学、关学、蜀学、闽学、湖湘学、浙学等其他地域学统相比,在数量与质量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实际上,北宋晚期以后,历史上的洛学,对当时的政治、学术、文化的影响力,远高于其他地域学统,同时洛学精神也在时代的变化中延续发展,为中原地区,乃至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因此,在今天重新厘清洛学历史的衍变脉络,承继与创新洛学精神,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田丰老师总结了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已经完成的一系列成果,认为洛学研究中心已经进入了新阶段。田老师还向大家通报了学校的考核要求,对于设定的成果目标,田老师认为在研究员的积极努力之下,有信心能够顺利完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辉老师首先提出洛学的本身如何界定?包含三个问题,即:洛学谱系如何界定?洛学人物如何界定?洛学著述如何界定?在明清时期,洛学的范围已经不限于二程及其后学。其次,张老师认为研究洛学就要重视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于已经出版的著作中点校错误较多的要进行重新点校,适时开展对洛学文库的系统整理。最后,要重视对洛学思想的研究,对于洛学中有价值的个人要深入研究。张老师还建议,在洛学研究中心的发展中,也可以尝试申请冷门绝学团队,以增加经费支持、提高关注度。
李彬老师提出,在今天研究洛学,视野当然应该扩大,但洛学研究的核心还是二程及其后学,当然像“宋初三先生”以及再李存山老师特别重视的范仲淹等也都很重要。李老师提出,像李存山老师所说,洛学虽然是地域性思想,但是它具有普适性和精神性的一面,这是我们今天还有必要继续研究和继承洛学的根本原因所在。最后,李老师认为洛学的发展也要创办以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专门的学术辑刊,为洛学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座谈会对洛学的研究以及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众多观点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河洛文化资源的认识,拓宽河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渠道,助力中原文化更加精彩。
(图文:孔漫青、李彬;审定: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