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函
各位专家、学者:
当前,“双碳”目标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方向,农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重要来源与碳汇潜力核心领域,其绿色发展关乎生态安全与产业升级大局。为搭建农业碳中和领域高效交流平台,推动前沿技术落地与实践经验共享,由郑州大学主办的“农业碳中和绿色发展技术推广交流大会”,定于2025年10月16日-17日在郑州市隆重举办。
此次大会将汇聚国内外农业碳中和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优秀从业者,围绕碳中和技术创新、绿色农业模式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通过主题报告、技术展示、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迈上新台阶。大会组委会诚邀您莅临“中原绿城”河南省郑州市参加盛会!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承办单位:
郑州大学农学院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河南省离子束绿色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地方牛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农作物基因资源与改良国际联合实验室
●会议主题:
农业碳中和绿色发展
●会议议题:
1、农业碳中和与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
2、绿色低碳家畜养殖、作物饲草种植管理
一、会议地点
名称:郑州市科技馆(常西湖馆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毓秀路与博体路交叉口西北角
二、会议日程
农业碳中和绿色发展技术推广交流大会日程 |
日期 |
时间 |
活动安排 |
备注 |
10月16日 |
8:00-9:00 |
与会人员签到 |
开幕式 |
9:00-9:30 |
郑州市科协领导致辞郑州大学农学院领导致辞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致辞 |
主持人:郑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王雁萍 教授 |
9:30-10:00 |
纪念合照、茶歇 |
学术交流:农业碳中和与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 |
10:00-10:30 |
全球碳中和发展趋势(线上) 周玮生 教授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立命馆大学 |
主持人:蔡义民 教授 |
10:30-11:00 |
我国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 昝林森 教授 中国农学会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分会会长,西北农林大科技大学 |
11:00-11:30 |
农牧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 蔡义民 教授 郑州大学、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 |
主持人:格根图 教授 |
11:30-14:00 |
午餐 |
学术交流:绿色低碳家畜养殖、作物饲草种植管理 |
14:30-14:50 |
青贮饲料发酵调控与草食畜健康高效养殖 郭旭生 教授 兰州大学 |
主持人: 格根图 教授 |
14:50-15:20 |
西北地区优良家畜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 张桂杰 教授 宁夏大学 |
主持人: 郭旭生 教授 |
15:20-15:50 |
规模化优质苜蓿草关键生产与加工利用技术 格根图 教授 内蒙古农业大学 |
15:50-16:20 |
茶歇 |
16:30-16:50 |
微生物菌剂在农业废弃物堆肥腐熟过程中的应用 谈重芳 教授 郑州大学 |
主持人: 庞会利 副教授 |
16:50-17:10 |
等离子体技术在小麦绿色高效生产中的创新应用 关攀锋 副教授 郑州大学 |
17:10-17:30 |
绿色农业生产模式经验分享 段贤昌 总经理 优秀养殖户代表闫发祥 总经理中牟发祥种植专业合作社,优秀种植户代表 |
主持人: 张龙年 郑州市农技协秘书长 |
17:30-17:40 |
会议讨论总结 |
17:40-19:00 |
晚餐 |
10月17日 |
9:00-12:00 |
参观近郊新农村、优秀农业基地 |
三、会务组联系人
庞会利,郑州大学农学院电话:15037151053(微信同电话号码)
张龙年,郑州市农技协,电话:15037197922(微信同电话号码)
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交通费、住宿费自理。参会回执请扫下方二维码。
期待您的到来!

参会回执二维码
四、推荐酒店与交通信息
1、推荐酒店
本次会议住宿推荐位于郑州市科技馆(常西湖馆区)附近的酒店,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自行联系预定;如需协助,请联系会务组。
(1)郑地奥体建国饭店(五星型)
地址:中原区长椿路博体路交叉口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院内1号(近地铁14号线奥体中心站)
(2)松果酒店(西三环奥体中心店)(舒适型)
地址:中原区中原路131号欧凯龙家居西配楼1楼东侧
(3)水蓝蓝·轻奢酒店(郑州奥体中心店)(经济型)
地址:中原区玉华路与金轩路交叉口西南角金马公馆A栋1楼大厅(距奥体中心西站753米)
2、交通方式
(1)从郑州东站出发:
地铁:可先乘坐地铁5号线到五一公园站,换乘地铁6号线到常庄站,C口出站即到郑州市科技馆常西湖馆区。全程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
打车:从郑州东站到郑州市科技馆常西湖馆区距离约20公里,打车大约需要30-40分钟,费用约50元左右,具体费用和耗时会受到路况影响。
(2)从郑州新郑机场出发:
地铁:先乘坐地铁城郊线到南四环站,换乘地铁2号线到紫荆山站,再换乘地铁6号线到常庄站,C口出站。全程耗时约1小时20分钟左右。
打车:从郑州新郑机场到郑州市科技馆常西湖馆区距离约 40公里,打车大约需要50-60分钟,费用约100元左右,具体费用和耗时会因路况而有所不同。
五、报告专家介绍
1、报告题目:全球碳中和发展趋势

周玮生 教授
周玮生,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立命馆大学特任教授(名誉教授)、立命馆孔子学院名誉院长、京都大学特聘教授。1995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历任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产业技术研究员,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RITE)主任研究员、研究顾问,大阪大学特任教授,立命馆大学可持续发展学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立命馆孔子学院首任院长,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客座教授,杭州双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京都市行政规划管理系统研究委员会主席等职。
周玮生教授主要从事地球环境学,环境经济·政策学、能源系统工程学、可持续发展学以及政策工学的教学与科研,主要研究课题包括:东亚低碳共同体(EA-LCC)、全球资源循环再生系统(GRS)、东亚核电安全系统(EA-NPSS)、东亚碳排放交易制度(EA-ETS)以及政策工学(Policy Engineering)等。出版了《地球再生计划-CO2削减战略》(日刊工业新闻社、2000)、《可持续发展学导论》(法律文化出版社、2013)、《从“一带一路”到欧亚新秩序》(日本評論社、2018)、《East Asian Low-Carbon Community》(Springer, 2021)、《SDGs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学》(法律文化出版社,2022)、《Nuclear Power Safety and Governance in East Asia》(Routledge, 2023)、《Creep-Fatigue Fracture: Analysis of Internal Damage》(Springer, 2024)、《Foundations of Quantitative Happiness: Economic Growth vs Life Satisfaction》(Springer Nature, 2025)等20多部专著(包括合著),主持参与了40多个重要科研项目。
2、报告题目:我国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

昝林森 教授
昝林森,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陕西省委副主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发明协会会士。兼任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现代牛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顾问、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分会会长、陕西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农技协联合会理事长、陕西省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等职。曾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等职。
昝林森教授长期致力于肉牛奶牛遗传改良、健康养殖及动物生长发育调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先后获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三五人才、CCTV三农人物奉献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振兴中国畜牧贡献奖(杰出人物)、中国发明创业特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等荣誉。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课题)5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23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获批专利40余项,编制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50余个。
3、报告题目:农牧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

蔡义民 教授
蔡义民,郑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火炬”计划人才项目及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创新人才项目获得者。日本爱媛大学农学博士,先后在日本国立畜产草地研究所、新西兰国立草地研究中心、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日本国立农业研究机构、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工作,历任首席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及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等职。长期致力于饲料调制加工、动物营养、微生物分类利用、智慧农业、粮食安全、农业碳中和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发明专利10余项成果转化3项,主编和参编著作30余部,兼任多家专业杂志编委等职。荣获日本草地学会奖及日本畜产大奖等多项奖项。
4、报告题目:青贮饲料发酵调控与草食畜健康高效养殖

郭旭生 教授
郭旭生,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现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与合成生物学系系主任、兰州大学益生菌与生命健康研究院院长、中国草学会饲草加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曾任第十九届国际青贮饲料大会主席、国际青贮科学学会组委会成员。先后主持与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等项目18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转化科技成果6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入选斯坦福大学公布的2023年和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5、报告题目:西北地区优良家畜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

张桂杰 教授
张桂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家绒毛羊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站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委员,宁夏科技领军人才。宁夏国内引才312计划、宁夏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区域联合重点项目、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授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主编《生态型养羊技术》、《饲草料加工与利用》等。曾获科技部社会力量大北农科技奖二等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等多项社会兼职。培养硕博19人。
6、报告题目:规模化优质苜蓿草关键生产与加工利用技术

格根图 教授
格根图,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农业农村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干草调制贮藏岗位科学家。中国草学会草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粗饲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草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牧草生产、加工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1项,中国草学会一等奖1项。主编、副主编教材5部,专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主笔起草标准12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7、报告题目:微生物菌剂在农业废弃物堆肥腐熟过程中的应用

谈重芳 教授
谈重芳,博士,郑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入选第九届郑州市“巾帼科技带头人”,西宁市第二届“555”引才聚才人才。长期从事益生菌分离、鉴定、保存以及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机制研究,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微生物及功能影响的基础研究,以及益生菌在发酵饲料和发酵生物肥料方面的应用工作。目前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3项专利转化,总转化经费182万。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项,横向项目2项;以第一或通讯发表SCI文章50多篇。
8、报告题目:等离子体技术在小麦绿色高效生产中的创新应用

关攀峰 副教授
关攀锋,郑州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在Theor Appl Genet.、Front Plant Sci.、J Cereal Sci.、科学通报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发明专利3项,参与审定小麦新品种3个。
9、优秀养殖户绿色农业生产模式经验分享

段贤昌 总经理
段贤昌,郑州昌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打造的昌明奶牛科普乐园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休闲观光牧场典型模式之一,获评中国最美十大牧场之一。公司长期为当地高龄老人免费提供牛奶,注重产品质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于2023年获评郑州市“十面红旗单位”荣誉称号。
10、优秀种植户绿色农业生产模式经验分享

闫发祥 总经理
闫发祥,中牟发祥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中牟县“豆角大王”,联合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带动当地豆角种植万余亩,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科技推广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科技致富带头人”、“河南省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