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概况介绍
本中心拥有以焦浈教授为首席的核农学研究团队及蔡义民研究员为首席的农牧业碳中和研究团队,主要依托郑州大学农学院及河南省离子束绿色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重点围绕农作物离子束诱变育种及种质创新、等离子体与纳米材料绿色肥药、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诱变创新及应用三个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
二、中心研究团队
1、郑州大学农学院核农学研究团队
(1)团队带头人
焦浈,教授,郑州大学农学院执行院长,河南省离子束绿色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主任,河南省高层次人才
(2)整团队人员情况
核农学研究团队是由焦浈教授带领的一只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的跨学科团队,共有成员10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副研究员3名、讲师3名、助理研究员2名,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包括生物医学工程、作物学、微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核生物学等。
团队成员:马若男、李兵、关攀锋、许航博、孙昊、池青、张世洁、崔东洁,朱育攀
(3)研究方向
1、农作物遗传改良剂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以培育多抗高产优质农作物种质为目标,以物理辐照手段在农作物遗传改良与栽培管理上的应用为特色,从优质种质资源的创制、品质形成和抗逆改良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等角度开展研究工作。
2、农作物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建立以纳米农药、等离子体活化水、生防菌为核心的农作物绿色高效增产与防控关键技术体系,重点开展上述绿色生产技术对农作物促生、抗逆性增强与病虫害防控机制,及其对土壤微生态调控机制研究工作。
(4)近5年代表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团队综合利用离子束辐射诱变技术、常规杂交育种方法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经过多年选育出高产、稳产、多抗的国审小麦新品种“郑大181”,相关研究工作获批横向项目5项,实现成果转化100万元,发表SCI论文10余篇;已研制出低能耗等离子体活化水设备及中草药碳纳米点抑菌材料应用于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相关研究工作获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荣获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2、郑州大学农学院农牧业碳中和研究团队
(1)团队带头人
蔡义民,研究员,郑州大学农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高层次人才
(2)整团队人员情况
农牧业碳中和研究团队是由蔡义民研究员带领的一支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的团队,共有成员7名,其中研究员1名、教授2名、副研究员1名、讲师1名、助理研究员2名。
团队成员:王雁萍、谈重芳、庞会利、张淼、段耀科、王恩召
(3)研究方向
1、绿色可持续低碳畜牧业研究:围绕农牧业碳中和,从事农牧业温室效应气体的精确计量及全球温暖化宏观评估的创新研究,创建农牧业碳排放全方位的精准监测体系;开发绿色低碳高效的饲料及家畜生产技术,构筑我国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碳中和路径。
2、特色益生菌种质资源库建立及产业化应用研究:从青海、西藏、新疆、甘肃、河南等不同地区收集样品1000多份,从中分离筛选鉴定并保存益生菌菌株1万多株,初步建立了有地域特色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在益生菌种质资源库构建的基础上,围绕益生菌资源挖掘、生理特性和益生功能开展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益生菌高效筛选、功能评价及产业应用为主线的研究体系。
3、微生物种质资源诱变创新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以农业种养殖废弃物的饲料化和肥料化等高效利用为目的,以物理辐照手段在优良种质资源选育上的应用为特色,从特色功能益生菌资源的收集、选育、发酵产品的制备,和功能微生物中影响发酵制品特征物质形成的关键酶和基因等方向开展研究。
(4)近5年代表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2项,河南省重点科技公关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3项,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项目3项,郑州市科技惠民计划1项,横向转化项目4项,横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80篇,中文核心期刊15篇,教改论文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件;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