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牛山站在黄河湿地植物对生境退化的适应策略中取得新进展 2025-06-18

    湿地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碳固存、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多种重要生态功能。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的不断加剧,湿地生态系统面临巨大退化风险。湿地退化通常伴随着环境条件(如水分与养分有效性)与植物群落结构(...[详细]

  • 伏牛山站对孑遗树种台湾杉的局域适应和基因组脆弱性研究获新突破 2025-05-14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物种的生存面临着极大挑战。为了评估植物物种响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我们需要了解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遗传基础和适应潜力。孑遗植物经历了许多地质、气候历史事件并成功存活下来,目前通常种群规模较小,地理分布受限,为研究植物...[详细]

  • 郑州大学伏牛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JHM:环境温度升高对次生林汞迁移转化的影响 2025-01-16

    我们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的山林,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正悄悄改变着它们“吸收”有害物质的方式。郑州大学伏牛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一项研究发现:气温小幅度升高,就能显著提升次生林对大气中汞的“净吸收能力”。这项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详细]

  • 我站科研人员参与编著的《河南维管植物检索表》出版 2024-05-20

    近日,由朱长山和张云霞主编,我站朱世新教授参与编写的图书《河南维管植物检索表》一书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编制了河南维管植物各门的分科、分属及分种(变种)检索表,收录河南维管植物204科、1205属、3656种(其中包括常见栽培植物560余种...[详细]

  • 伏牛山站在珍贵树种台湾杉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和种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4-04-10

    林木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反映其适应环境变化的潜力,是物种保护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展林木良种选育的基础。了解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源,将有助于支持恢复项目中的遗传监测和种源选择,并增强人工林在气候变化下的适应力和恢复力...[详细]

  • 伏牛山站在山茱萸资源评价与利用中取得新进展 2024-03-30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old & Zucc.)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药用历史久远,其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精之功效。山茱萸的产地加工以去核为主,果核废弃,果肉药用。在一些中药处方中,带核或不带核山茱萸的药理作用存在争议。然而,果肉...[详细]

  • 伏牛山站在国内主产区山茱萸种质资源评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4-03-01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old & Zucc.)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药用部分为其干燥成熟果肉,传统医学认为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精之功效。山茱萸药用历史久远,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材。山茱萸主产于我国河南、陕西和浙江等地,集中分布在伏牛山、...[详细]

共7条  1/1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