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和信息科学部现发布四项2024年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该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评审结果。尚剑教授带领我院分子结构病毒学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冠状病毒-宿主免疫互作的全景动态机制与干预策略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项目名称:新冠相关蝙蝠冠状病毒S蛋白变异和跨物种传播机制研究,获批直接经费58万元。
当前冠状病毒对人类的主要威胁是野外存量巨大的冠状病毒的跨物种传播和新冠病毒的持续流行,这两个威胁都是病毒变异所造成的。病毒的突变是随机的,但变异是有方向的,即朝着更有效地感染、传播和免疫逃逸方向。在分子层面,可理解变异机制是S蛋白变异体在特定条件下更有效地介导病毒细胞入侵和免疫逃逸的机制。该项目主要基于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以BANAL家族新冠相关蝙蝠冠状病毒S蛋白为研究对象,从分子结构层面研究其S蛋白受体识别、膜融合和跨物种传播过程的变异机制,揭示新冠相关冠状病毒变异与跨物种传播机制,为病毒监测、疫苗研发、抗体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该项目的成功获批,不仅标志着我院在该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充分展现了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价值,同时也离不开我院领导及科研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科学统筹,通过精准指导、资源整合与规范化服务,为项目申报和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一成果显著提升了我院在国际前沿科技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也彰显了我院科学管理与创新驱动相结合的强大优势。
分子结构病毒学团队简介:
分子结构病毒学团队由我院海外优青尚剑教授基于新发再发传染病病毒结构与功能研究平台建设,团队成员主要包括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研究生15人。团队研究方向主要为结合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SPR cryoEM)、冷冻电镜断层成像技术(cryo-ET)以及超分辨荧光显微镜技术,互为补充,高时空分辨率综合解决冠状病毒感染复制周期中病毒分子之间、病毒分子与宿主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该团队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优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优势学科培育类)重点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一流学科人才培育项目2项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简介:
重大研究计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凝炼科学目标,凝聚优势力量,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集群,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冠状病毒-宿主免疫互作的全景动态机制与干预策略”重大研究计划以冠状病毒特别是新发冠状病毒感染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多尺度、多维度的全景研究新范式,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冠状病毒变异机制、进化趋势和流行规律,阐明冠状病毒变异对致病力、传播力、人群易感性的影响,解析病毒和宿主免疫互作的动态调控网络及其关键节点,阐释免疫保护/免疫损伤的平衡机制及其与不同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发展针对病毒免疫损伤关键节点的靶向治疗手段,研发特异性免疫防治药物和广谱优效安全的预防疫苗,建立疫苗对人体保护性免疫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揭示群体预存免疫、疫苗接种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防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2024年度拟资助培育项目8-10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6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4-5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拟资助集成项目7-8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
(杨军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