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 | 学术成果 | 学科方向 | 科研平台 | 科研计划 | 科研成果
药物研究所彭有梅博士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学术论文
2025-09-28 浏览:

彭有梅等人2024年9月在中科院一区TOP杂志“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论文“A graph self-supervised residual learning framework for domain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integration of spatial transcriptomics”。该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为郑州大学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通讯作者为我院药物研究所彭有梅博士,第一作者为2021级生物与医药硕士研究生黄津津。

影响因子:IF 5.2

空间转录组(Spatial Transcriptomics, ST)技术通过同时测量细胞的基因表达及其空间位置,绘制空间基因表达谱,揭示了不同类型的细胞群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及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疾病和癌症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ST数据分析包括降维、空间聚类、细胞注释和差异表达分析等过程,其中,空间聚类是ST数据分析的关键步骤。然而,现有的空间聚类算法(模型)无法充分利用基因表达、空间位置和组织形态信息,导致空间域识别和划分不准确。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GNN)和间隔差异损失(Margin Disparity Discrepancy, MDD)理论的图自监督残差学习模型(ResST)。该模型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基因表达信息、空间位置信息、组织形态学信息,而且考虑了生物效应信息,增强了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提高空间聚类性能。此外,ResST通过引入MDD理论兼具处理垂直和水平整合任务两个功能并进行批次效应校正。采用ResST模型分析不同平台的ST数据过程中,在空间聚类和数据整合任务上展现出良好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讯作者简介

彭有梅,郑州大学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省肝病药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河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药理学和抗病毒、抗肿瘤新药研究。参与阿兹夫定临床前和临床多项药理学研究。主持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子课题2项,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省青年人才托举项目1项。获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进步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郑州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北路40号 邮编:450052

电话:0371-66963817 邮箱:yyyky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