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材料学院高温功能研究所王海龙教授团队在超硬“高熵一硼化物”陶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phase stability and fabrication of high-entropy monoborides》为题发表在陶瓷领域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上。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的大力协助,理论设计部分由郑州中心“嵩山”超级计算机强大算力支持完成,通过高通量计算模拟进行材料设计,避免了传统实验合成方法的高成本投入,加速了新材料的开发。论文第一作者为该院博士研究生赵鹏博,李明亮副教授、邵刚教授、卢红霞教授、何季麟院士为共同作者,通讯作者为朱锦鹏副教授和王海龙教授。
超硬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已被发达国家列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传统的超硬材料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共价键材料的制备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这严重阻碍了超硬材料的开发应用。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易于合成的超硬材料。过渡金属一硼化物因高的硬度而具备成为超硬材料的潜力,因此备受关注,但是其高浓度的金属键仍然是限制其硬度提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熵陶瓷的研究发现其硬度总是高于单一组元的陶瓷,这使超硬“高熵一硼化物”的成功开发成为了可能。然而巨大的成分调控空间使得该类材料种类庞大,实验验证所有这些材料是否能够合成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构建理论模型,设计“高熵一硼化物”,提出“高熵一硼化物”组元选择原则,不仅能有效提高“高熵一硼化物”开发效率,降低实验合成成本,也能够为高熵材料体系的材料基因建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该团队以Ti、Zr,Hf,V,Nb,Ta,Cr,Mo,W,Mn,Fe,Co,Ni等13种过渡金属为阳离子,两两结合构建不同晶体结构的二元一硼化物的准随机结构模型,通过高通量第一性原理计算获取所有二元一硼化物的混合焓。并将其扩展至“高熵一硼化物”的理论预测,引入新的焓的熵的描述符 — 平均混合焓μlocal和混合焓分布偏差σlocal,定量分析“高熵一硼化物”的局域混合焓分布,预测“高熵一硼化物”的相稳定性。研究发现,具有小的μlocal和σlocal的“高熵一硼化物”更容易通过热激发获得大量高熵构型而形成单一相。而这两个物理量对“高熵一硼化物”的晶体结构也有重要影响。对于熵稳定结构(μlocal>0),体系更容易形成σlocal更小的晶体结构。对于焓稳定结构(μlocal<0),体系更容易形成μlocal更小的晶体结构。基于该结果,成功合成了三种新型的单相“高熵一硼化物”(VNbMoWNi)B、(VCrMoWNi)B和 (VTaMoWNi)B,测定其维氏硬度分别高达44.51 ± 1.23 GPa, 42.85 ± 3.74 GPa 和 41.13± 1.83 GPa。该结果对设计和制备超硬“高熵一硼化物”陶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协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