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8日,共建环郑大科创圈签约仪式暨郑州大学科创基金启动和科技成果推介大会在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隆重举行。以科创圈建设为抓手,深化“政产学研用金”协同,一个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郑州大学正在焕新向前。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技厅、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科技局、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郑州大学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环郑大科创圈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行动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在致辞中指出,建设“环郑大科创圈”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行动。长期以来,郑州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加强有组织科研,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面向未来,学校将聚焦“两高四着力”,坚持开放融合理念,建设“环郑大科创圈”,高效能运营科创基金、高质量推进成果转化、高水平营造创新生态、高标准引育创新人才,构建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郑州高新区:全力支持环郑大科创圈建设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张东辉在会上发布了郑州高新区支持“环郑大科创圈”的政策。他表示,将把“环郑大科创圈”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秉持开放姿态、完善政策措施、提供更优服务,全力将其打造为成果转化首选地、创新创业梦想地、新兴产业集聚地、校地协同创新示范地。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郑州高新区将为环郑大科创圈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共建协议签署: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
在签约仪式上,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郑州高新区人大工委主任姬贤杰、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洋、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李景山、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总会计师毕玉泉共同签署了“环郑大科创圈”共建协议。这标志着各方将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创基金启动: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大会现场还启动了郑州天健英才创业投资基金、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郑州大学眉湖科创基金,基金总规模达5.5亿元。这些基金的设立将为环郑大科创圈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启明概念验证中心揭牌:
聚焦科技成果的筛选与培育
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处长杨学勇,刘春太为郑州大学启明概念验证中心揭牌。该中心将重点聚焦科技成果的筛选与培育,完成从“概念”到“产品”,从“成果”到“产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蜕变。
科技成果推介:搭建产业合作对接平台
在科技成果推介环节,郑州大学发布了科技成果转化“一门式”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了“1+3+16”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制度保障体系。11项重大成果转化与职务科技成果赋权项目完成签约,合同总额达1.1亿元。14支科研团队通过路演环节集中展示创新成果,突出技术先进性与市场潜力,有效搭建了产业合作对接平台。
活动还邀请了河南豫资涨泉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上海衡盈屹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总裁刘啸东先生作《“产生伟大企业”靠“科技原创”》主题报告,深度解析全球科技产业变革趋势与科技成果投资逻辑,分享行业前沿洞见,为“环郑大科创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建设‘环郑大科创圈’是构建校地校企协同创新生态的关键行动,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表示,长期以来,郑州大学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加强有组织科研,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一系列进展成效。面向未来,郑州大学将聚焦“两高四着力”,高效能运营科创基金、高质量推进成果转化、高水平营造创新生态、高标准引育创新人才,推动“环郑大科创圈”从蓝图变为现实,持续打造“环郑大科创共同体”,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活动,现场展览创新成果73项、视频发布创新成果53项,来自省内外专家学者、科技企业、投资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参加。
下一步,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将持续关注环郑大科创圈建设进展,积极开展与科创圈相关单位的项目对接、技术交流等活动,推动超算、智算技术在科创圈内的应用与推广,促进超算、智算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助力中原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算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