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
《工人日报》2021年7月27日第3版“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耽误市民看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复诊首日见闻​《工人日报》记者余嘉熙 王伟伟“请大家扫码进入,戴好口罩。”7月26日7时,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门诊楼前,患者有序扫码进入医院。这意味着,经过5天的停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门诊楼再次敞开大门,开展医疗服务。记者在现场看到,急诊、门诊均已全面复诊,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忙着为患者...
2021-07-28
关于做好学生台风暴雨应急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2021-07-27
7月20日,特大暴雨突袭郑州,单小时最大降雨量达201.9毫米,突破历史极值。医学院校区地处二七区,地势低洼,毗邻金水河,积水严重,建筑设施受损严重。暴雨如注,险象环生20日,郑州市气象局连续发出7次暴雨红色预警,地处中原的郑州很少下过这么大的雨。随着暴雨的持续,医学院校园开始出现积水,周边的中原路、大学路也开始出现积水,下午5点多,浑浊的积水已经没过了膝盖。口腔医学院楼处于中原路大学路口,雨水开始往门诊...
2021-07-27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7月24日我要来这个世界,大雨也不可阻挡——十几个孩子出生在郑大三附院产房停电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没有一个新生儿能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7月20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约有15个孩子在产房停电的12小时里降生。持续多日的强降雨让郑州深陷水患。20日16-17时,郑州气象站监测到的1小时降雨量是201.9毫米,单日降水突破1951年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16时50分左右,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
2021-07-27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7月24日我要来这个世界,大雨也不可阻挡——十几个孩子出生在郑大三附院产房停电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没有一个新生儿能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7月20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约有15个孩子在产房停电的12小时里降生。持续多日的强降雨让郑州深陷水患。20日16-17时,郑州气象站监测到的1小时降雨量是201.9毫米,单日降水突破1951年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16时50分左右,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
2021-07-27
郑州大学洪灾后疫情防控措施
2021-07-26
近日,河南遭遇特大暴雨,郑州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基础医学院由于所处地势低洼,在此次暴雨中受灾严重,三栋教学、科研大楼楼顶漏水、一楼遭遇不同程度洪水倒灌,大量教学、科研仪器被洪水浸泡,水、电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给学院师生生产生活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7月22日下午,校领导王宗敏、许东升、韩国河、董子钢先后到学院视察特大洪涝灾害受灾情况并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学院党政负责同...
2021-07-25
7月23日上午,受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宋争辉、校长刘炯天委托,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董子钢带领医学院、医学科学院有关领导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到郑州各附属医院指导防汛救灾工作,看望慰问医护人员、受灾转移的患者、实习学生。董子钢实地查看了各医院的受灾情况,详细了解了开展的救灾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各附属医院的防汛救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汛情发生以来,各附属医院领导班子把保障患者安全、护佑...
2021-07-24
救援直升机72架次腾空而起,军车、冲锋舟、救护车、大巴车集体出动,成功转运1183名患者,包括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等近5000人。7月22日19时30分,历时8个半小时的生命大转运成功完成!军民同心,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为护航生命全力以赴!共同见证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这场生命转运救援!暴雨侵袭之下,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由于周边及院区积水严重,出现了断水断电断网、相...
2021-07-2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前进方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冯堃教授、刘明珠博士和宣传处曹咏老师,分别撰写了题为《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创新》和《守正创新 保持中医药亘古长青》的理论文章,发表于2021年5月26日《河南日报》理论版。两篇文章探究中华传统医学的起源,在与西医学辩证比较中,分析了中医药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一些困难、短...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