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动态
01-15
2025
近日,中华医学会正式公布了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祖江教授团队凭借“肠道微生态在肝脏炎癌转变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项目荣获青年科学技术奖,成为全国仅有的10项青年科学技术奖之一,实现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乃至河南在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奖上零的突破。该项目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员包括任志刚、余祖江、郑树森、蒋建文、崔光莹...
01-15
2025
近日,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刘康栋教授和董子钢教授团队在食管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发现一个新的线粒体氧化还原酶RTN4IP1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具有作用,该分子通过调控氨基酸转运蛋白促进肿瘤细胞摄取氨基酸,这提示RTN4IP1可能作为新的ESCC治疗靶点。食管鳞癌占食管癌总病例数的约90%。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预后较差。该研究从代谢相关蛋白着手,鉴定出RTN4IP1是一个在食管鳞癌中显著上调的促癌基因。RTN4I...
09-03
2024
郑州大学/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董子钢教授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Galectin-1在ESCC紫杉醇耐药中的关键作用,提出血清中Galectin-1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预测ESCC患者对紫杉醇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并通过靶向Galectin-1有效逆转紫杉醇治疗耐药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中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早期症状不明显和恶性程度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紫杉醇是临床治疗ESCC的主要化疗药物,但耐药性问题严重影响了...
06-24
2024
近日,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王建教授、陈雪梅教授与江冰副教授团队合作,总结了近年来纳米酶在缺血性卒中和创伤性脑损伤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形成综述文章。该研究成果“Nanozymes: Potential Therapies fo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verproduc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发表在国际纳米医学领域高水平期刊《ACS Nano》上。基础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云帆和第三临床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
11-01
2023
近日,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乔海灵教授团队在肺癌防治新靶点和新化合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novel cytochrome P450 2E1 inhibitor Q11 is effective on lung cancer via regulation of the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 的文章。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乔海灵教授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博士后贾琳为第一作者,郑州大学为唯一通讯作者单位。肺癌的发病率和...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