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动态
07-24
2025
近日,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董子钢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ronic Stress: A Fourth Etiology in Tumorigenesis?》的综述文章。文章明确指出,慢性压力和负面情绪作为癌症发生的第四类病因,可通过调控免疫微环境、微生物平衡和耐药性等,在肿瘤的起始、发生、进展与转移方面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该文章不仅从动物模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强调了慢性压力和负面情绪促进癌症的潜能,更完善了...
06-16
2025
近日,我校基础医学院和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在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项研究基于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数大及新靶标蛋白的需求,阐明PREX2及其互作蛋白AHCYL1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调控机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形成和发展机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靶标治疗提供新的靶标和方法。肺癌是目前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
05-26
2025
近日,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建课题组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和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成功绘制了全球首个小鼠脑出血模型脑组织的单细胞分辨率“时空图谱”,首次揭示了血肿及其周边呈现空间梯度分布的基因表达模式,并在脑出血后远端脑区检测到静息态神经干细胞向活化状态转换的特征基因。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脑出血后的局部和全局反应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为脑出血时空动态病理过程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
05-06
2025
近日,我校李蓬教授、董子钢教授和刘康栋教授在食管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探索外部刺激因素(热刺激和化学致癌物)诱导食管癌发展的分子机制,明确脂代谢的关键酶ACSL4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具体功能。进一步阐释了ACSL4介导应激通路p38的激活促进细胞增殖通路ERK的异常活化,从而促进食管癌发展的机制,旨在为食管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持续的外部刺激已被认为是从癌前病变发展为癌症的重要致病因素,特别是...
01-15
2025
近日,中华医学会正式公布了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祖江教授团队凭借“肠道微生态在肝脏炎癌转变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项目荣获青年科学技术奖,成为全国仅有的10项青年科学技术奖之一,实现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乃至河南在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奖上零的突破。该项目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员包括任志刚、余祖江、郑树森、蒋建文、崔光莹...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