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成功举办第二届“前沿交叉技术高层论坛”—系列报告会

作者:李俊 时间:2020-12-01 点击数:

为促进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增强郑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紧密合作,2020111920日在郑州市高新区华智酒店举办了第二届“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技术高层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绿色催化、纳米生物、有机合成领域的院士、杰青等知名专家学者,交流了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讨论了在相关领域研究共同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交叉和前沿领域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郑州大学副校长关绍康、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许群、副院长郭丰启、宋宏杰及全体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许群院长主持。

学术报告

报告一

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韩布兴院士

报告会上,韩布兴院士以绿色化学的发展历程和该课题组主要研究工作为背景,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绿色微乳液体系性质及其微观结构以及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微乳液等绿色介质在脱硫、烯烃加氢反应的应用研究并对CO2转化利用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结构复杂的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所面临的难以定向转化的难题,逐一进行了剖析,对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展望。


报告二

2、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副所长 李昂研究员

在报告中,李昂研究员主要围绕其课题组近年来发展的Prins类型环化反应策略在多种复杂萜类吲哚生物碱骨架构建方面的应用。该策略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在多个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萜类吲哚生物碱的成功全合成中得以体现。李昂研究员重点讲解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是如何将基础有机化学中的烯烃电环化反应进行发展、改造和创新,并在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中取得成功的。李昂的讲解拉近了教学和科研的距离,消除了研究生对科研的陌生感,增强了研究生做好科研课题的信心,报告会上,李昂研究员还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报告三

3、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何良年教授

何良年老师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再二氧化碳化学与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二氧化碳化学原理与应用(催化活化与催化剂设计)、二氧化碳定向转化的新反应/新途径(碳捕集与转化偶合、CO2分级可控还原功能化、利用多组分串联反应突破热力学限制及光促进的CO2转化等策略)等,并详细和学生分享了个人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和体会,分析了CO2转化领域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对策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报告四

4、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宋延林研究员

   宋延林老师从印刷技术对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讲起,谈到了毕昇与古腾堡在印刷术发展中的贡献,引出了当今印刷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详细给参与论坛的老师、同学分享了课题组科研人员在印刷的基本单元“点、线、面、体”精细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纳米材料的可控印刷,制备了光子晶体、太阳能电池、柔性传感器及生物芯片等高性能器件;通过不同纳米材料制备与性质调控的基础研究,发展了应用于不同产业的绿色印刷制造技术;通过金属纳米颗粒及聚合物纳米颗粒墨水及印刷的研究,实现了电子标签及智能包装的产业化应用。目前课题组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将努力推动印刷产业向“绿色化、功能化、立体化、器件化”发展。

报告五

5、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峰研究员

报告中,李峰老师详细介绍了碳基材料在锂硫电池、柔性器件、电化学储能方面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自己在锂硫电池、柔性器件、电化学储能方面的工作。利用多硫化锂和丁二腈改进聚环氧乙烷固态电解质的界面,实现了离子传输尺度上均质且快速的离子通路的形成,获得了宽温度范围和高电导的聚环氧乙烷固态电解质,而且对于金属锂负极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这些工作为金属锂负极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报告得到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热烈响应,听众踊跃提问,就感兴趣的问题与李峰老师进行了讨论。

报告六

6、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聂毅研究员

聂毅研究员介绍了“离子液体法”在纺丝工艺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离子液体设计、模拟纺丝,规模化放大、优化工艺,以及实现百吨级产业化等过程所涉及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报告会上,聂毅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并详细回答了现场提问,气氛非常热烈。

报告七

7、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 张新刚研究员

张新刚老师作了题为“Nickel-Catalyzed Fluoroalkylations with Difluoroalkyl Halides”的学术报告,讲述了不同金属催化剂下氟卤烷烃导向的催化氟烷基化体系,包括亲核、亲电、自由基和二氟卡宾四种催化模式并发现了金属二氟卡宾偶联新反应。

报告八

8、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王双印教授

报告中,王双印教授首先概括了有机电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针对其课题组近年来在气体小分子催化偶联、亲核试剂电化学氧化机制、生物质电催化转化等磁性材料控制合成中取得的成果作了详细的介绍。此次报告帮助我们加深了对尿素合成机理的认识,拓宽了大家对亲核试剂恢复催化剂活性起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同学们对通过化学手段调控有机反应选择性的研究兴趣。提问环节中,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气氛活跃。

报告九

9、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 吴忠帅研究员

报告中吴忠帅老师详细介绍了便携式、可穿戴电子器件与系统的背景及其特点,指出可穿戴电子器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强调了开发出与可穿戴电子设备相匹配的高性能嵌入式微系统储能器件是这项技术发展最大的限制。介绍了自己团队的研究工作,包括不同方法制备的高性能微型储能器件在各个领域的潜在应用提出了从二维能源材料、图案化微电极、微电极与电解质的耦合与匹配以及高性能、功能化微型储能器件等方面开发满足不同应用装置所需的高性能微型储能器件的前沿研究。

报告十

10、中国科学国家纳米中心 聂广军研究员

报告中,聂广军老师首先对纳米生物技术与纳米药物的前景进行了简要概括,又通过分享临床实例将目前肝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现有诊治方法与通过“智能”纳米材料靶向调控肿瘤微环境的诊疗方法进行对比,指出纳米药物治疗方法的优越性,并基于此进一步阐述肿瘤血管微环境调控的抗肿瘤纳米药物设计和机制研究。聂老师有关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引起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

报告十一

1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陈卫平研究员

报告会上,陈卫平老师从农业重金属污染修复和城市土壤污染格局及影响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讲解。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对农业重金属污染修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展开阐述,并提出了因地制宜,精准修复,提升土壤环境容量,实现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总体策略。在城市土壤污染格局及影响机制方面,他从城市土壤污染特征、污染过程、风险评估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向同学们展示了回溯模型的建立及拟合、单元随机模型等。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就自己的不解之处争先恐后地向陈卫平提出疑问,陈卫平耐心细致地一一做出回应,科学的解答、渊博的学识赢得在场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报告十二

12、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银建中教授

报告会上,银建中老师主要介绍了绿色化学过程技术与装备。以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混合体系热力学基础及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他课题组在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热力学相行为、生物质转化、生物柴油高效制备、中药天然产物萃取、超临界喷涂、纳米复合材料可控制备、石墨烯剥离以及气体捕集分离等领域开展的系列研究工作。

报告十三

13、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中心 周二军

周二军老师主要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非富勒烯光伏受体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他介绍了课题组首次将苯并三氮唑(BTA)、喹喔啉(Qx)、噻吩吡嗪(TP)、噻唑烷二酮(TD)等缺电子基团应用于非富勒烯小分子材料的设计。将经典的p型聚合物P3HT的开路电压Voc提升到1.22V, 能量转换效率PCE提升到超过8%的世界最高水平。同时提出“同A策略”这种可以获得高电压有机光伏电池的简单方法:即采用同样的A单元来构筑给体和受体材料,目前可以获得1.24VVoc10.5%PCE,在叠层器件及激子分离机理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报告十四

14、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刘志敏研究员

   报告会上刘志敏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己课题组长期从事的与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等绿色介质相关的研究以及所取得的进展, 对绿色溶剂的性质、利用绿色溶剂制备功能材料等方面开展的系列工作进行了讲解,并介绍了课题组在利用绿色溶剂构筑化学功能材料的研究中,提出的多种绿色溶剂合成功能材料的新方法。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97号郑州大学北校区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 邮编:450003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