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2025年9月20日(周六) 14:00~18:00 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101报告厅
郑州大学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树斌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校刚教授,青岛大学郭向欣教授,中南大学韦伟峰教授作学术报告和相关讲座,欢迎大家参加!
报告题目: 二维储锂材料
报告专家: 杨树斌教授
报告时间: 2025年9月20日(周六)
报告地点: 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楼101报告厅
报告摘要:
近年来,二维材料如石墨烯、MXene等表现出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能量储存与转化甚至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薄二维材料通常可以通过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法制备,但其单层率(<1 wt.%)/产率(微克级)低,严重限制超薄二维材料在新能源材料中的应用。近期,杨树斌课题组提出拓扑转化新方法,通过将非范德华固体如MAX相等逐步转化为二维范德华材料,突破了上述方法的限制,并阐明了该方法热动力学控制的非范德华固体-范德华二维拓扑转化机制,宏量制备出一系列具有超高单层率(91%)和高稳定结构的范德华二维材料,为超薄二维材料在柔性电子、能源储存与转化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杨树斌课题组基于超薄二维材料的不同特性如二维特性、柔软、可调官能团等,设计制备出系列超薄二维复合材料,并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器件如金属锂电池等。
专家简介:
杨树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08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7-2014.2年先后在德国马普聚合物研究所和美国莱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3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领域为二维新能源材料,近年来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Nature、Sci. Adv.、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制备二维材料的拓扑转化新方法被Nature专题评述:“是将二维材料推向市场的关键步骤”。授权国际PCT和中国发明专利60余项,部分在新材料(济南三川等)和新能源企业转化应用。连续7年获得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等荣誉。
报告题目: 全固态锂电池合金负极预锂化机制
报告专家: 张校刚教授
报告时间: 2025年9月20日(周六)
报告地点: 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楼101报告厅
专家简介:
张校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效储能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纳智能材料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超电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江苏省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期刊Batteries&Supercaps编委,电化学、电池、储能科学与技术等期刊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Fellow)。主要从事高致密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负责人。先后承担了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防与军队项目等,迄今以通讯作者在包括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Energy.Mater.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他引超过10000余次,连续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及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获授权发明专利 26件,公开发明专利37件。已培养博士后 3 人,博士20余人,硕士60余人。在国际与国内级学术会议做超级电容器相关邀请报告 30 余次。获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6年和2018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8年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研究类)一等奖。
报告题目: 超薄固态电解质膜与固态电池研究进展
报告专家: 郭向欣教授
报告时间: 2025年9月20日(周六)
报告地点: 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楼101报告厅
专家简介:
郭向欣,博士,青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杰出海外人才和上海市浦江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无机材料学报和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固态离子学理事。科研方面聚焦固体电解质材料和固态锂电池,解决材料和电池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等项目。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山东省储能学会副理事长、《无机材料学报》副主编、《储能科学与技术》和《交叉学科材料》杂志编委,迄今已在Nat. Comm., Joule, Energy Environ. Sci.,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Nano Energy, Energy Storage Mater.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且十余项获授权,参与制定和发布国内最早两项固态电解质团体标准。教学方面承担《先进固体电池》和《固体发光》等课程。主办第六届全国固态电池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并受邀参加国内外行业盛会并作特邀报告。
报告题目: 高电压锂金属电池铁电界面层研究
报告专家: 韦伟峰教授
报告时间: 2025年9月20日(周六)
报告地点: 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楼101报告厅
专家简介:
韦伟峰,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升华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RSC)、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IAAM Fellow)、全国材料与器件科学家智库-能源材料与器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欧美同学会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湖南有色金属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ES Energy & Environment等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固态电池材料及器件技术,研究特色:表界面电子/晶体结构调控与表征。近年来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课题、军科委项目等10多项科研项目;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被引150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授权40余项),类固态电解质与电池技术相关专利转化21项(总转化金额7830万元)。获中国有色金属协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22)、二等奖(2023),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17),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1项(2020),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23)。2020、2021、2023年连续3次被评为湖南省创新创业优秀指导老师。
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5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