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哲学中国讲坛”前沿问题系列讲座第十二讲 ——“自我”与“他者”:儒家关系伦理的多重图像

发布时间:2022-09-30      点击数量:

报告人:王中江

主讲人简介:

王中江,主要致力于儒家和道家哲学、出土文献和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现任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兼职教授和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特聘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新近著有《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等,主编《中国儒学》(合作)、《老子学集刊》、《哲学中国》等。

题目:“自我”与“他者”:儒家关系伦理的多重图像

时间:2022年9月22日晚上晚 7:00 - 8:30

主持人:李晓虹

腾讯会议号:611 170 152

报告简介:

将儒家伦理化约为差序格局,认为儒家伦理不能适应陌生人社会,这种判断只是关注了儒家的血缘亲情伦理和礼的差别性待遇,而没有认识到儒家伦理的多重维度。事实上,儒家在人与人之间、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还建立了普遍性的关系伦理、交往价值理性和相与之道,这种伦理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效,而且对中国现代陌生社会和陌生人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也是有效的。通过儒家关系伦理和相与之道的多重图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报告内容:

2022年9月22日晚,郑州大学哲学学院(老子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中江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自我”与“他者”:儒家关系伦理的多重图像》的主题讲座,此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哲学中国讲坛”前沿问题系列讲座第十二讲。本次讲座以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

王中江教授首先指出,本次讲座主要是讨论儒家的关系伦理的问题,即关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实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本次讲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的伦理学和儒家伦理的疑问;二是孔子的两个“伦理语境”及伦理的不同表达;三是“我”与“他”:人应该如何相互对待;四是“智者”的“相知之道”:“认知自己”和“认识他者”;五是“仁者”的“相爱之道”:自爱,爱他和被爱。

在第一部分,王中江教授指出,在西方伦理中包括很多不同的伦理学,可以划分为美德伦理、道义论、功利主义伦理学、契约伦理学等等,而中国伦理学也可区分为不同的伦理学,比如:儒家伦理、道家伦理等,其中儒家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一样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美德伦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与西方的伦理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性的美德伦理。王中江教授告诉我们,伦理的实质其实就是关系及其规范和价值,而在儒家的关系伦理学中则包括了“自我”的“身心关系”。这种儒家的关系伦理学可以划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具体的关系伦理规范和价值;二是儒家与陌生人。在这里,王中江教授特别强调指出,儒家伦理是多元化的。简而言之,这就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的规范和价值。这显然是一个双重的世界,这二者之间能否联系起来呢?

在第二部分,王中江教授借由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展开了论述。第一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孔子同子路、子贡和颜回这三位弟子问答的一个故事,第二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孔子询问他的三位弟子做一个明智的人是怎样的(“智者若何”),做一个爱人的人是怎样的(“仁者若何”)。王中江教授指出,在这两个故事中,孔子提出的不同问题及弟子们的回答,整体上都是围绕着“自我”与“他者”的相互关系展开的。在前一个故事中,孔子提出的大概是一个我应该如何对待他人、他者的一般性问题。在后一个故事中,孔子不是一般就人应该如何做而是就做一位仁者和智者具体应该怎样提出问题。在这里,就涉及到了本次讲座的第三个问题,那就是“我”与“他”:人应该如何相互对待。

在第三个部分中,王中江教授指出自我与他者的相与之道是多重性的,它包含着四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互惠模式,二是惩罚模式,三是宽容模式,四是至善模式。用传统的术语表述就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其中,孔子更加地赞同第三种模式。但是总的来说,这四种相与之道,从伦理价值等级上说,至善模式最高,其次是宽容模式,再其次是互惠模式,最后是惩罚模式。从实践上说,等级不同,人们履行起来的难度自然不同。越高的越难做到。

王中江教授认为,“智者”和“仁者”身份呈现出的相与之道,是人与人之间的相知之道和相爱之道。两者涉及孔门的智和智者、仁和仁者概念,也涉及与此相关的知和爱的概念。这里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让别人认识我、我认识别人和我认识自己三种类型,其中,孔子对“我认识自己”,也即“智者自知”的评价最高。“仁者”集中体现在“相爱之道”上。它是三种不同的仁者类型,也是三种不同的相爱之道。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子贡心目中的仁者和相爱之道,是孔门中的标准性答案,儒家围绕仁的大量论说,都指向如何去爱人,但孔子给他的评价是中等。子路的(“仁者使人爱己”)和颜渊的(“仁者自爱”)模式都是稀有的,孔子的评价为最低等级和最高等。子路的模式比不上子贡的容易理解,但颜回的模式得到了孔子的最高评价就不易理解。这里我们结合孔门的其他文本重点考察颜渊的“自爱说”。于是,王中江教授带领我们走进了最后一个部分的内容。

王中江教授强调,“自爱”不能同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混淆,孔子的“自爱”指的是“为己之学”意义上的“为己”,是人内在的自我道德发展和自我实现,是形之于内施之于外的统一。对孔子来说,修身养性、成就自我本身就是目的,不能将之作为谋取和获得其他东西的手段,立足于此的成己和为己,同时又是最好的成人和成物;是对自己最好的爱,也是对别人的最好的爱。

最后,王中江教授总结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许多不同的伦理学及其谱系,儒家的伦理学及谱系是其中之一。儒家伦理中所存在的普遍性的人与人、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伦理、相与之道、交往理性世界和图像的多重性是无论如何不能被遗忘的,更不能被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