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农学院焦浈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食品化学权威期刊《Food Chemistry》上相继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冷等离子体技术在降解真菌毒素方面的显著效果,为食品安全防控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该团队研究发现,冷常压等离子体(CAP)技术可高效降解粮食中常见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实验数据显示,CAP技术对DON的降解率超过98%,并能破坏其毒性结构,生成低毒代谢产物。研究不仅验证了技术的有效性,还深入解析了其作用机制。通过人肾上皮细胞和小鼠模型实验,团队证实CAP能显著缓解DON诱导的肾毒性,并揭示了Nrf2/HO-1/NQO-1信号通路的关键作用。

图1 CAP解毒DON肾毒性示意图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5.139047
同时,该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等离子体活化水(PAW)处理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AFB1),在纯毒素和污染花生样品中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8.5%和87.6%,对花生油的酸价、丙二醛及脂肪酸含量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PAW显著降低花生清洗液中的AFB1含量,展现出良好的环保特性和产业化潜力,为农产品加工前期的毒素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图2 PAW降解花生AFB1示意图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5694
该系列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马若男副教授,焦浈教授和崔东洁博士分别为通讯作者,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医学重点课题建设项目等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