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郑州大学组织召开了生物芯片科技攻关及畜牧行业应用校企金协合作座谈会。会议由郑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文良主持。郑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明亮致辞。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华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险河南分公司、中国银行郑州分行、雏鹰农牧、四禧羊生态养殖公司企业家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农学院、橡素模具国家工程中心等相关专家教授参加会议,郑大科技园公司副总经理庆捷列席。
会议就RFID射频芯片应用于畜牧养殖行业的作用、前景、功能及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交流,对畜牧养殖行业与现代科技结合从而提质增效进行了探讨,确定由郑州大学、中国人寿财险、华兴通讯牵头成立工作组,在省畜牧兽医学会指导下,推进科技攻关、推广应用、标准建设、争取政策支持等工作,通过校企金协联动合作模式,助力我省畜牧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
省畜牧兽医医学会副秘书长岳道友同志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我省供应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猪、牛、羊、禽蛋等产品,是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和加工基地,畜牧养殖及深加工行业规模巨大,关系国计民生和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现代科技尤其是生物科技、芯片与数字科技、自动化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先进材料技术等在畜牧行业的应用,对我省养殖行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采用高校、养殖企业、学会协会、金融保险企业四方协作模式,是科研模式与市场推广的融合创新,一定可以更加高效开展生物芯片科技攻关和加快先进科技在畜牧行业应用,对我省畜牧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各方要密切协作,尽快实现技术突破、成本可控和加速规模化应用。
会议为校企金协多方协同推动畜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郑大科技园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资源汇聚作用,依托学校多学科交叉与科研人才优势,会同多方协同发展,组建技术经理人队伍全力服务支持工作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场景拓展与行业标准构建,加速RFID等芯片技术在畜牧领域的成果转化与规模化应用,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助力河南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