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8日,“共建环郑大科创圈签约仪式暨郑州大学科创基金启动和科技成果推介大会”成功举办。会上,郑州大学材料学院王海龙教授团队“大尺寸高性能超硬刀具制备技术”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完成签约,开启了该项技术的转化之路。
转化过程中,郑大科技园履行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职能,第一时间遴选、委派校外技术经理人提供“深度陪跑服务”,通过概念验证、金融滴灌全方位赋能成果转化。经过137天的周密筹备和多轮对接,该项成果以“现金+股权”的形式,通过“作价入股”实施转化,10月31日在郑大科技园完成签约。校外技术经理人刘泽辰通过科技园平台获得了首笔技术转移服务佣金10万元(税前)。本次转化签约首次实现校外技术经理人与校内教授团队的“协同作战”,标志着郑大科技园在落实技术经理人激励政策上迈出关键一步,为郑州大学成果转化生态构建和模式创新取得了新突破。
技术经理人是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关键角色,河南省高度重视并切实保障技术经理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如何合规合理兑现技术经理人收益,一直是河南省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自4月16日学校发布《郑州大学技术经理人管理办法》(校科研〔2025〕2号)以来,郑大科技园始终牢记自身使命担当,先后配套出台《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技术经理人管理实施细则》、主持筹建河南省技术经理人协会、深度参与区域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此次技术经理人奖励机制探索,是对教育部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化重塑指示的积极响应,是落实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大学科技园服务支撑“环郑大科创圈”建设的有力举措。
面向未来,郑大科技园将立足平台成果转化服务能效提升,以郑州大学技术经理人队伍组建为抓手,坚持“搭平台、组队伍、建标准”,为河南省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省内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化重塑提供“郑大模式”,贡献“郑大力量”。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签约现场

成果作价入股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