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评选第二十六届中国专利奖的通知》(国知发运函字〔2025〕152号)及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的有关要求,现启动第二十六届中国专利奖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中国专利奖设中国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银奖、优秀奖。本届评奖工作进一步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先推荐具备突出的专利产业化效益或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等方面形成的核心专利。
二、参评条件
(一)在2024年12月31日前(含12月31日,以授权公告日为准)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权(含已解密国防专利,不含保密专利);
(二)专利权有效,在申报截止日前无法律纠纷,不存在未缴年费或滞纳金等情况;
(三)全体专利权人均同意参评;
(四)未获得过中国专利奖;
(五)一项专利作为一个项目参评;
(六)相同专利权人(郑州大学)参评项目不超过2项。
三、推荐方式
中国专利奖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各有关全国性行业协会(不包括学会、商会,以下简称协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等进行推荐。
协会仅限推荐本行业或本领域相关项目,每个协会仅限推荐3个项目,参与推荐的协会最近一次全国性年度检查结论应为合格(可登录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查询,网址:https://chinanpo.mca.gov.cn/njgzbg)。连续两届推荐项目未获奖的协会,暂停推荐资格一年。同专业领域的两名院士可联名推荐1项本专业领域的发明专利,每名院士仅限推荐1次。
项目经协会、院士推荐的,由省知识产权局作为该项目的推荐单位(不占省知识产权局推荐名额)。
四、推荐程序
1.每个学院申报数量不超过1项(包括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推荐及其他渠道推荐)。学校根据申报情况,择优推荐至河南省知识产权局。
2.各学院须对推荐项目的参评条件、报送材料等进行审核,确保相关材料完整、真实、准确,不存在涉密内容。
3.科研院统一通过网络或书面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上报至河南省知识产权局。
五、报送材料及要求
(一)推荐环节材料
(1)推荐函及推荐意见书。单位推荐的需提交推荐函1份(纸件和电子件,纸件加盖学院公章,格式见附件2)。经由协会推荐的项目还需提交协会推荐意见书1份(纸件,需加盖协会公章,附全国性年度检查结论查询截图,格式见附件3),院士推荐的项目还需要提交院士推荐意见书1份(纸件,需院士签名,附院士证书复印件,格式见附件3)。
(2)项目资料。项目资料1份(电子件),每个推荐项目包含:①中国专利奖申报书(WORD文档)。②附件,如图片、照片、获奖证书、项目应用证明等材料扫描件,其中,填写专利许可情况的,应当提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证明;填写专利质押融资情况的,应当提交专利权质押登记通知书;对于主要依靠参评专利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可以提交参评专利涉及的产品在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平台网址:https://www.zlcp.org.cn/)上的备案证明;填写经济效益数据的,可以提交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参评专利经济效益专项审计报告等证明材料;所有附件应嵌入一个PDF文档,不超过20M;③专利授权公告文本。
(3)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4,纸件和电子件)。
请在2025年12月2日18:00前将以上申报材料电子件发送至邮箱:zzdxjdsq@zzu.edu.cn,纸质版报送至科研院413房间。以“中国专利奖+院系名称”命名。凡材料不符合要求或逾期推荐的项目均不予受理。
(二)初审环节材料
各推荐项目全部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的征求意见表(纸件和电子件,格式见附件5)。(报送时间待确定推荐名额并公示后由科研院另行通知)
(三)《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2023年修订)》《中国专利奖申报书(2025年修订版)》等请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专利奖”专栏下载(https://www.cnipa.gov.cn/col/col41/index.html)。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中国专利奖评审办公室:010-62083614
学校科研院 马禹慧电话:0371-67781106
附件:
1.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评选第二十六届中国专利奖的通知
2.推荐函
3.推荐意见书
4.推荐项目汇总表
5.征求意见表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