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河南省科技馆、郑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及郑州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共同主办的象湖科学讲坛前沿科技系列第三讲“材料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郑州市第五十六高级中学成功举办。讲坛邀请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海龙教授作主题报告。河南省科技馆、郑州大学、郑州市第五十六高级中学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郑州大学和郑州市第五十六中学师生代表现场参与讲座。南阳市科技馆设多个分会场,省科技馆、南阳市科技馆、许昌市科技馆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累计5000余人参与讲座。
王海龙教授指出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从石器时代到现代新材料时代,材料的演进深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和文明的跃迁。他通过青铜器、铁器等历史案例,生动阐释了材料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详细介绍了金属、陶瓷、高分子等材料的分类与特性,并展望了室温超导、量子材料等前沿突破方向,强调新材料在能源、国防、医疗等领域的革命性潜力。他鼓励青年学子投身材料科学创新,探索仿生材料、可食用包装等绿色解决方案,为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互动交流环节中,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踊跃提问。问题涵盖了多个方面,“自修复材料应用于汽车划痕自动消失体现了什么原理”“未来有没有哪些新的材料或许能够避免补牙材料的磨损问题”“二维金属材料有哪些方向的应用”“AI如何加速材料研发”“材料研究常涉及多学科知识,学生该如何构建跨领域知识体系”。王海龙教授对这些问题逐一耐心解答,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鼓励学生们保持对科学的热情与好奇心,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
本次讲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主会场与分会场联动的方式,让广大师生和公众深入了解了材料科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不仅拓宽了大家对材料领域的认知视野,还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责任感。未来,象湖科学讲坛将继续围绕更多前沿科技主题开展系列讲座,为推动科普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力量,为青少年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助力他们翱翔于科学的广阔天地。

王海龙教授作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