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8至30日,第十三届全球制造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GCMM 2016)在郑州大学行政楼第一报告厅举行,本次国际会议由中国郑州大学联合印度韦罗尔理工大学(VIT)、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共同召开,会议代表分别来自印度、英国、法国、罗马尼亚、捷克、俄罗斯、澳大利亚、波兰、日本、韩国、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十三个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共33人,与会总人数达400人。

此次会议举办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探讨制造与管理领域中的挑战问题以及研究进展,以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智能制造及管理协同发展为主题展开研讨和交流。会议开幕式由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朱永明教授主持,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教授致词,张校长讲到:“全球制造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必将为制造与管理领域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平台,促进制造与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和发展。”本次会议强化了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本届全球制造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聚焦于“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智能制造及管理协同发展”,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与工业4.0、大数据等热点问题,深入探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会议期间,28号和29号上午举行大会特邀专家报告,共计9场。

印度国会前议员、全球制造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创始人、VIT大学校长、创始人Dr. G. Viswanathan就《制造业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做了精彩报告,准确地定位了亚洲主导着全球制造业市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家,印度越来越受制造领域投资关注的立场。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州大学讲座教授何桢博士就《从中国角度谈精益六西格玛研究与应用》做了详细的讲解。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工程系统学院Prasad KDV Yarlagadda教授就《亚洲背景下,数字制造对生物医药产业及老年人口医疗保健的影响》做了精彩的分析。

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高文生教授做了《迈向制造业强省的机械工业》的精彩报告,表示在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制造业迅速发展。

原国家科技部调研室主任,现中关村合众创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胥和平研究员就《创新与转型发展》分析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同时给我们阐述了“十三五”发展新思路。

郑州大学王金凤教授针对《从德国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15到我国工业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学副院长苏秦教授就《制造质量强国之路》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制造之路。

富士康科技集团资深协理张占武博士就《制造业与服务业互通互融观察报告》做了深刻的剖析。

郑州大学朱永明教授详细阐述了《制造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

28号和29号下午共开设4个分论坛,分别就“汽车与航空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与智能制造”、“制造创新与先进制造技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展开了研讨,亚洲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宇通客车的代表和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中国商用飞机责任有限公司、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姜顺龙高级工程师就《宇通客车的智能制造实践探索》和《工业工程在国内民机制造中的应用与解剖 》等方面先后进行了39场专题报告。

本次大会学术交流充分体现出了当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大数据在制造业的应用、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的新的发展形势。正如《中国制造2025》中所说的,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加快产业转型,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更重要的是各行业新的装备设施需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层次新的民生需求等,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快速融合。

全球制造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GCMM)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由印度韦罗尔理工大学 G. Viswanathan(维斯瓦纳坦博士)为主要发起人倡议设立的探讨全球性制造与管理的国际会议,现有成员来自18个国家,每两年召开一次,前十二届分别在印度、澳大利亚、泰国和新西兰等国举行,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加之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在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综合研究的鲜明特色,全球制造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理事会确定第十三届由郑州大学举办,也是大会首次在中国境内举办。

本次大会自今年三月开始筹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刘炯天校长任筹备委员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工业工程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管理分会理事长,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齐二石博士和印度韦罗尔理工大学校长Dr. G. Viswanathan共同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会议共收到来自16个国家的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国内360多篇、郑州大学投稿9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对中国制造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为办好此次国际会议,郑州大学积极筹备,会议期间特别聘请专业同声翻译全程参会,增强中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与互动。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对郑州大学的学术氛围和会议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会议的成功举办对提高郑州大学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得到了河南省、郑州大学的大力支持,中国新闻网、映象网、科学网、大河网、凤凰网、中国日报网、网易新闻、新浪财经、参考消息、中国江苏网、和讯、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对本次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了相关报道。

会议召开期间,同时也召开全球制造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理事会,郑州大学、俄罗斯鄂木斯克国立技术大学和波兰卢布林工业大学新增为理事单位;增补郑州大学朱永明教授、俄罗斯鄂木斯克国立技术大学Trushlyakov V.Davydovich D.教授和波兰卢布林工业大学Korneliusz Pylak, Dariusz Majerek博士为新任理事。理事会确认下届大会于2018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召开。


图4 VIT学生与院系领导、国际教学学院合影留念


Dr.G.Viswanathan印度维罗尔理工大学(VIT)校长、印度国会议员、金奈美国之友协会主席。

 

Prasad KDV Yarlagadda,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工程系统学院智能系统教授,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研究员,印度工程师学会研究员,美国社会制造工程师高级成员

 

俄罗斯Omsk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大学V. Trushlyakov教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