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很奇怪,作为一名记者,我去过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方,但就是没去过中国。不过,我最近利用假期,和朋友一起进行了一次为期9天的中国之旅。我们去了北京、上海和江苏。这次旅行的所见所闻,让我非常震惊,印象也非常深刻。”

这是10月7日《土耳其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作者穆罕默德·比兰德描绘了他初次看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的震惊,因为他头脑里的中国是这样的:“当飞机在北京降落时,我以为会看见大量的农民在广阔的稻田里挥舞着锄头……”

北京奥运会前后,很多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外国人,都有类似穆罕默德·比兰德的感触。为什么这样的情况屡屡发生?为什么连一个职业记者都会对中国的现状如此缺乏了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中国形象”更清晰,让“中国声音”更响亮?这一话题,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思考。

传播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展现“现代可亲”的国家形象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表示,中国形象决不应该是固化的。我们应该让世界了解到,中国不仅是一个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这种形象对世界来说,更为可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史安斌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并没有以往常见的一些中国元素,如兵马俑、旗袍、舞龙舞狮等,而是以一种更为平和、浪漫的手法,呈现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并有效地把中国符号多元化了。

而如何将这种丰富多元的中国符号传播出去,涉及到一个提炼和升华的过程。程曼丽说,“到底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价值观?我们首先应把它内化为国民的共识,然后把它凝练地呈现出来,再一以贯之地向外传播,这样才有助于外国人识别和理解我们的国家形象。”

如何避免“传而不通”?

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故事

前驻联合国外交官吴建民认为,“要避免‘传而不通’的问题,就要用外国人能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来讲中国故事,要讲得简单清晰但吸引人。在这方面,媒体大有可为。”

程曼丽对此表示赞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固然要有个性特征,但也一定要能与世界通行的表达方式对接,有共同点,这样才易于交流”。她说,奥运会开幕式上,几个不同字体的“和”字展示很有创意,但一些外国朋友却不解其意。这说明,在对外传达一些抽象的文化概念时,一定要用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

对于一些西方媒体有失偏颇的报道,程曼丽表示,也可以采取外国受众习惯的方式加以回应,“美国有一些辩论性质的电视节目,其中不乏对其他国家的直接指责。一些外交人员也可能参与节目,表达意见。在这方面,我们做得比较少,中国声音还不够响亮,这也导致我们在一些偏见面前,缺乏对话的机会。”

如何掌握传播主动权?

第一时间传递真实的信息

专家指出,对外传播是一个塑造与矫正并存的过程。北京奥运会对塑造中国形象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最近的牛奶事件后,世界上质疑中国的声音又开始增加。这时候,矫正就显得尤为重要。处理得当,会成为一次很好的重塑国家形象的机会;反之,则会抵消之前的传播效果。

吴建民认为,在世界对话体系中“不失语、不缺席”,对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至关重要。“事实胜于雄辩,第一时间传递真实的信息,这是我们通过一系列事件得出的经验”,吴建民表示,对外传播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媒体、民间等各层面的共同努力。

其中,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程曼丽表示,政府代表国家对外发言,因此,转变传统观念,保持开放心态,采用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工作方式发布和管理信息,是政府各部门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