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拓展师生学术视野,增进与对标高校学术交流,2025年6月28日下午,管理学院“求是学堂·名家讲坛”特邀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骁鸣教授在学院1号楼109会议室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开展学术讲座。张骁鸣教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与实践新解”为题,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厚重、思想深邃的学术盛宴。学院副院长朱美光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张骁鸣教授学术讲座现场
张骁鸣教授长期从事旅游休闲、节庆文化与社会发展等方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课题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在文旅产业咨询领域深耕多年,理论与实践经验兼备,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本次学术报告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与实践”,张教授从哲学性与社会性的双重维度出发,围绕“非遗是什么”“为什么保护”“如何保护”等核心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正在发生深刻转型,从过去“反应式保护”逐步过渡到“预防式保护”,强调建立可持续的制度性保护机制,以延长非遗生命力。在实践层面,张教授以多元主体参与的非遗传承案例为例,深入剖析当前非遗实践中面临的身份认同模糊、市场化冲突、政策适应性不足等问题。他提出“传播即保护”的新型理念,强调通过媒体、教育、旅游等多元路径提升公众参与度,将非遗从“象牙塔”中拉回到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实现“生活化”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该理论观点引发与会师生的高度共鸣,也为旅游管理领域的非遗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报告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在交流环节,我院师生还就“非遗的原真性保护与商业利用”、“非遗元素在民宿运营中的场景嵌入及活化利用”等问题与张教授展开深入交流。

张骁鸣教授与我院师生合影留念
此次“求是学堂·名家讲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也充分展现了郑州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科积极拓展对外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坚定决心。随着旅游管理学科日益走向多元交融与实践转向,学院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链接国内外优质学术资源,激发学术创新活力,为“旅游强国”建设不断贡献“郑大智慧”。
文字:董引引 图片:吴雨擎、高伟洁 审核:张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