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至20日,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阿者科计划”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成功举办。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朱美光教授率文旅规划与管理系主任刘娟、黄河流域文旅文创融合创新研究所所长高伟洁、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刘方方一行4人应邀参会,深入交流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并围绕河南文旅创新发展贡献学术智慧。

“阿者科计划”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于2018年发起,依托哈尼族世居村寨“阿者科村”开展长期驻村研究,聚焦旅游吸引物产权确权、收益分配机制与社区协商治理机制的构建。项目在七年多的田野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旅游减贫与赋权为核心的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可持续、可复制、可传播的实践范式。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正是在“经验积累”迈向“知识提炼”的关键节点上,推动学术界更深入回应中国旅游乡村转型中的制度逻辑与发展命题。
本次学术研讨会为期四天,设置实地踏勘、民族文化体验与学术汇报三大板块。7月18日,郑州大学团队在村民引导下深入阿者科村,考察村落空间格局、旅游设施与治理机制,沉浸式参与哈尼族“六月年”民俗节庆,并开展小组徒步调研,感知制度嵌入与文化生产的互动机制,亲身体验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的日常运作逻辑。7月19日,学术汇报环节在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举行。朱美光副院长在主旨论坛上以《唱响新时代“主旋律”,打造河南版“阿者科”》为题发表演讲,引发广泛关注。他指出,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依托《唐宫夜宴》《龙门金刚》出圈、《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旅策划、《万岁山》爆火与《只有河南》戏剧大众化,可借鉴“阿者科”模式,探索具有中原特色的文旅融合路径。

此次参会不仅深化了郑州大学与国内顶尖文旅研究机构的学术联系,更为河南文旅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彰显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
文图:刘方方 审核:朱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