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副教授,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职务:河南省碳中和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市资源环境大数据与智能决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河流域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导师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导师、旅游管理硕士生导师
邮箱:weiwei123@zzu.edu.cn
研究方向:政策智能、旅游信息科学、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大语言模型垂直领域应用
一、个人简介
魏伟,男,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系统工程研究所博士;《煤炭经济研究》期刊青年编委,数据科学与知识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和低碳管理发展学会会员,中国环境与管理、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运筹与管理、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IEEE Transaction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Neurocomputing、Soft Compu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nergy Economics、Engineering Reports等学术期刊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1篇论文入选全球1%的“ESI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为郑州大学TOP论文;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参与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2项省部级项目研究工作;参与出版著作1部。
二、主讲课程
[1]博士研究生课程: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碳达峰与碳中和前沿专题、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专题
[2]硕士研究生课程:旅游信息系统
[3]本科研究生课程:行业数据分析与实践、市场调查研究、大数据分析方法
[4]留学生课程:学术论文写作方法、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
三、承担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结题)
[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结项优秀)
[3]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结题)
[4]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研究)(结题)
[5]郑州大学2021年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重点项目(结项)
[6]2023年度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留学生教育专项)重点项目(在研)
[7]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郑州大学)2022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项开放课题(在研)
四、发表论文情况
[1]“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企业绿色创新效应,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5.(通讯, CSSCI、核心、CSCD、AMI权威)
[2]Emission Reduction levels of manufacturers under carbon trading policies. Energy Economics, 2025, 141: 108111. (通讯, SSCI Q1,Top, IF=13.6, JIF学科排名前1%,abs3*)
[3]Captivating the crowd: unraveling sentiments in tourism short videos for effective destination marketing on social media.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25.(通讯, SSCI Q1,SCI中科院2区)
[4]Explor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ourism informatics: state of the art.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24. (一作, SSCI Q1, IF=4.3)
[5]Comprehensive impacts of high-speed rail and air transport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24. (一作,SSCI Q1,SCI中科院1区,abs3*)
[6]Empirical study on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power industry: Evidence from Chinese provinces. Energy Economics, 2023. (一作, SSCI Q1,TOP, IF=13.6, JIF学科排名前1%,abs3*)
[7]旅游信息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3. (一作, EI、核心、CSCD)
[8]Coevolu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policy: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and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通讯, SCI,中科院2区,IF=6.424)
[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ce attachment and tourist loyalty: A meta-analysis.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22. (通讯, SSCI Q1)
[10]Evidence from Chinese heavily-polluting listed compani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 363: 132458. (通讯, SCI, IF=9.297, Q1,中科院一区,入选全球1%的高被引论文)
[11]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城市矿产研究进展.资源科学, 2021. (一作, CSSCI, CSCD,北大核心)
[12]考虑文本空间结构的单篇文本特征词排序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0.(一作, EI、CSSCI, CSCD,核心,卓越期刊)
[13]基于连续用电量和缴费时间差的客户信用动态评价模型.运筹与管理, 2020.(通讯, CSSCI扩, CSCD,核心)
[14]A text semantic topic discovery method based on the conditional co-occurrence degree. Neurocomputing, 2019. (一作, SCI Q1,中科院二区)
[15]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54-2017)文本挖掘及社会变迁研究.情报学报, 2018.(一作, CSSCI, CSCD扩,核心)
五、出版专著与教材情况
[1]魏伟.基于条件共现度的文本表示与特征抽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8.
[2]郭崇慧.《大数据与中国古村落保护》.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
六、招生说明
目前在读学术型硕士6人,专业型硕士2人;已毕业学术型硕士8人,专业型硕士6人。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信念,希望有数学专业、计算机专业、通信专业、信息管理专业、大数据专业等背景的本科生,或者有较好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或兴趣的本科生,具备“能锻炼身体、能做人做事、能踏实科研、能开拓创新”的“四能”本科生报考我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