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瞻布局,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兹定于2025年12月5-6日以“大模型时代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主题,举办第三届郑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本次论坛聚焦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来的深刻变革与全新机遇,诚邀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博士后、研究生及青年教师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模型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应用、理论创新与未来趋势,携手擘画学科融合与发展的新蓝图。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二)承办单位
郑州大学管理学院
郑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会议主题
大模型时代的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会议安排
(一)会议时间:2025年12月5日至12月6日
(二)会议地点:华智酒店,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97号
(三)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1月25日
(四)论文录用通知日期:2025年11月30日前
(五)会议日程:
论坛拟采用专家主旨报告与系列分论坛相结合的方式,拟定日程如下:
日期 |
时间 |
议程安排 |
12月5日 |
9:00-21:00 |
现场报到、领取会议资料 |
12月6日上午 |
8:30-9:00 |
开幕式 |
9:00-10:20 |
专家主旨报告 |
10:20-10:40 |
茶歇 |
10:40-12:00 |
专家主旨报告 |
12月6日中午 |
12:00-13:30 |
午餐 |
12月6日下午 |
14:00-17:00 |
系列分论坛交流报告 |
17:00-17:20 |
优秀论文宣布及颁奖 |
17:20-17:30 |
闭幕式 |
四、参会对象
管理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博士后、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等。
五、会议征文
(一)征文主题(包括但不限于,鼓励探索大模型在管理领域的应用):
(1)智能制造与生产优化
(2)能源与碳排放协同管理
(3)数智医康养系统工程与管理
(4)智慧物流与交通管理
(5)黄河流域文旅文创融合创新
(6)基础设施健康管理与智能优化
(7)智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8)新兴商务与大数据智能营销工程
(9)创新创业方法与管理
(10)农业组织创新与管理
(11)人工智能与管理融合
(二)投稿说明
(1)投稿论文必须为未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作品,且无知识产权争议。
(2)投稿论文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稿件的选题需具备较强的前瞻性,或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论文需研究设计合理,并注意行文和结构的规范。
(3)请将论文电子版提交至论坛组委会指定的工作邮箱:zzuglbsh@163.com。征文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5日(以电子邮件发送日期为准)。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三届郑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投稿”字样,附件中的文件名称请用“通讯作者姓名+文章题目”命名。
(三)征文评选
(1)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以匿名方式进行初审、复审与会审,选出会议入选论文。入选论文作者将受邀参加会议并在分论坛上交流论文,入选通知将于2025年11月30日之前陆续发出。组委会同时欢迎其他未投论文的专家学者参会。
(2)会议将从参加分论坛交流报告的论文中评选出若干优秀论文,并颁发相应证书和奖励。
六、其他事宜
(一)此次论坛不收取注册费。特邀报告专家的差旅、食宿费用由大会承担;其他人员的差旅、住宿费用自理,餐食由大会提供。
(二)请参会人员于2025年11月30日前扫描二维码加入本次会议官方微信群。

(三)请于2025年11月30日前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参会回执与个人信息,以便于会务安排:

七、会议联系人及专用邮箱
杨立乾:19903866638
乔 洁:15807140787
邮 箱:zzuglbsh@163.com
我们热忱欢迎您参与此次学术论坛,共同探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期待您的精彩投稿与积极参与!
郑州大学管理学院
2025年11月11日
附:论文排版格式要求
1. 论文统一按照标题、作者、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基金资助、作者简介的顺序进行撰写。
2. 格式:标题为黑体(四号),作者及单位为宋体(小四);中文摘要4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设置为宋体(小四),英文标题及摘要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同中文;正文为宋体小四,英文字母及数字为TIMES NEW ROMAN字体(12号),行间距统一为20磅。
3. 作者顺序按照贡献度排列,姓名以英文逗号隔开。作者单位如果有多个,在作者姓名后面以上标1,2的格式表现。通讯作者姓名后上标*表示(共同通讯作者均加上标星号)。
4. 基金资助及作者简介部分为10号字体,不以尾注/脚注形式出现,以免影响后期的编辑工作。
(三)论文后需提供作者简介,内容应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工作单位或在读学校、职称职务或博士研究生、通讯方式(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并附上彩色照片1张。